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业务建设 >> 详细内容

常德交警:集成指挥显身手 交通违法无处逃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7-03-22 15:14:08 【字体:

3月22日,全省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应用现场推进会在常德市召开,湖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蒋建湘,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唐恒忠,省交警总队政委杨能、副总队长张德松,常德市公安局副局长彭晓林等领导出席会议。省高警局和各地州市交警支队主要负责人等共160名代表参加会议。

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具有缉查布控、非现场执法、交警执法站、交通状态监管、应急指挥、勤务管理、交通态势分析七大功能,汇聚了交通、运管、安监、城管、高速公路、保险、社会停车场等数据资源,是公安部在全国推广应用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率先试点建设的平台之一。从2016年1月起,常德市交警支队先后在全市辖区G319、G207、S306、S205、S302等道路,布建了532个执法取证设备、99套卡口系统、28个执法服务站、1200多路视频监控、420多个流量检测器以及在桥梁、临水路段设置的气象检测器等硬件设施,并组织全体民警开展“集成指挥平台”软件系统操作应用培训。自今年春运启用以来全市各交警大队运用集成指挥平台成功查处机动车假牌、套牌、逾期未年检等交通违法行为482起。据市交警支队长邱兵泉介绍,通过近段时间以来的运用,集成指挥平台突显了强大的优势,打破了过去“人海战术”的警务模式,提高了执法效率。一是通过设立在道路上的执法服务站,将警力最大限度投放到了路面一线;二是运用图像二次识别系统,大数据手段,自动识别比对过往车辆号牌和外型等特征,准确锁定假牌、套牌、逾期未年检等交通违法车辆,通过报警,确保每个执法服务站的驻站民警及时设卡拦截,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精准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三是运用平台电子地图,对全市辖区主要道路实行网上视频巡逻,确保就近调度周边警力,疏堵保畅;四是将传统的实地考勤转变为网上分级考勤,实时查询统计警力分布、警力配置、在岗脱岗等相关情况,对勤务安排科学性进行评估,对勤务工作进行网上监督和考核等。

唐恒忠副市长指出,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是推动当前公安交管勤务改革远见卓识的表现,意义重大。常德市将依托这一平台,破解交管难题,推动全市交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蒋建湘总队长强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的业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道路交通管理的融合步伐加快。更重要的是,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以及交管科技信息化工作,大力支持道路交通管理联动共融、协同共治,“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公安交警研究新情况、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方法手段。为推进全省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特别是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全省公安交警系统要牢固树立科技意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日益增强的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把科技思维和科技应用,融入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让“想科技”“用科技”成为习惯,让科技信息化手段成为公安交警系统手中最强的利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是全国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全省公安交警系统,切实增强紧迫感,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应用。要加强缉查布控系统应用,今年要实现缉查布控系统有效预警拦截率达到10%、现场拦截处罚率超过80%。要建好用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延伸农村重要集镇、危险路段的视频监控覆盖面,推动实现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在线部署、进度控制、监督预警、考核评价等动态管理,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常德交警支队  牟建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