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法风采 >> 详细内容

城市里的“隐形卫士”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8-07-12 08:22:45 【字体:

在常德这座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挤公交,神出鬼没,机智勇猛,也许在你望着车窗外走神的时候,他们正悄无声息站在你身旁。常德市公安局武陵公安分局反扒大队民警,他们成天穿着便衣日夜巡逻伏击在街头一线,像“隐形卫士”一样守护着市民的财产安全。今天,他们将亮“相”荧屏,向市民展示他们的反扒神技。

7月8日,星期日,早上7:30,常德市汽车总站公交站。早高峰的城市很像默片,所有人都在无声地快速换位移动。刘哥这次演的戏份难度比较大,他挑战的角色是叼着香烟、嚣张跋扈的“社会人”。他以公交站台为掩体,呈蹲坐状,与演默片的人群擦身而过,却又时刻盯着公交车上上下下的乘客。

体型较大的郑哥是“隐形人”, 上午10时许,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公交站台,此时的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郑哥杵着身子躲在站台后的门店檐下躲雨,他出于职业性,身体自然倚在墙角,与公交站台形成某种角度的遮挡,密切地注视着公交车的车门口。

司机小吴是这个组合中年纪最小的,他负责开车,随时待命,负责喊停公交车,拖贼的车。

乔装是“反扒江湖”永久不变的主题。扒手为了避免被人认出,经常变换装扮;而反扒民警为了长期跟踪,乔装也成了必修课。

“贼是泥鳅,滑溜溜的,我们不乔装不行。”郑哥说,他和刘哥、小吴都是武陵公安分局反扒大队民警,他们一直处在刀光剑影的反扒第一线,为抓获扒手不断乔装,甘当城市的“隐身人”,将警服穿在心底里。几乎所以的重要节日、双休日都是在公交车上度过,他们戏称假期为“星期八”。刘哥得意地说道:“反扒民警,个个都是演员,人人都是戏精”。

2015年,武陵公安分局成立反扒大队,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也是常德市唯一一支打击公交车扒窃犯罪的大队。大队警力不多,成绩却十分斐然。通过持续严厉打击,城区公交扒窃发案率同比下降51%。今年来,抓获违法人员30余人,刑事拘留8人,破案20起,为群众挽回损失10万余元,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尽管群众有时候被盗的东西不多,但是群众的事再小,也是民警的大事。”武陵公安分局反扒大队李警官从抽屉里拿出一封感谢信给记者看。信是牟某写的,她要感谢反扒大队为她追回的“救命钱”。

6月3日13:30,牟某来到大队报警声称,她在常德汽车总站乘坐47路公交车时,放在背包内的2000余元现金被偷走,钱是准备给自己的老母亲到医院缴纳住院费的。报警时,牟某早已泣不成声。民警一边安慰报警人,一边根据报警人提供的信息迅速开展调查。经过慎密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曾某抓获,并为牟某追回现金2000元,牟某为此特意给反扒大队写了一封感谢信。

李警官表示,经过长期打击,民警基本摸清了扒手的“江湖规律”,并总结提炼打击扒窃犯罪的“打防秘笈”。针对1路、7路、19路、47路等公交车及常德火车站、常德汽车总站、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反扒案件多发区域,反扒大队实行分区域负责、无规律换防的方式,不休节假日,每天固定重点时段采取便衣巡控、蹲守伏击、跟踪打击等多种侦查防控措施进行反扒,实现“猫鼠同步”。

对犯罪嫌疑人建立“扒窃前科人员资料库”,提高了打击扒窃犯罪率和案发后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能力,并通知扒窃前科人员户籍所在地的村(社区)、公安机关及扒窃人员家属实行三级联防,由反扒大队民警定期对其进行警戒性谈话,宣讲法律法规,确保扒窃人员不再“重操旧业”。

“虽然我们每天隐身在城市之中,天天抓贼,却并不希望有群众被偷。宁愿每天都是‘零发案’,因为‘天下无贼’才是我们的最大战果!”李警官向记者道出了反扒大队民警的愿景。

 

武陵公安分局反扒大队温馨提醒:市民在排队买票、上下公交车时一定不要把手机及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外套衣兜等较宽松口袋;乘车时要将包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不要在公交车上打瞌睡,以免给扒手可乘之机;不要在公交车站台上清点钱物,公交卡、零钱与钱包最好分开放置,以免暴露自己的财物。发现财物被盗要及时报警,以便警方尽快破案。

                                                                                                                                                                                                     (武陵公安分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