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当班】“事故调解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2月26日早上8时,丁麒轩到常德市交警四大队事故中队交班,记者跟随他一起体验事故中队民警的一天。当天他当班,做好车辆、装备交接后,丁麒轩开始接待当事人,处理事故纠纷。
这起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伤者出院后,因保险公司的赔偿标准和日常标准不一样,当事双方就赔偿金额后期始终达不成意见,丁麒轩把他们约到办公室协商调解。
当天共发生了3起事故。一起伤人事故、两起车损事故。其中一起车损是轻微车损,采取了快处快赔的处理方式。另外一起事故较严重,丁麒轩进行了现场勘察、调查处理。
在丁麒轩看来,事故纠纷调解需要技术更需要艺术,尤其需要掌握了解当事双方的心理,才能很好地化解矛盾纠纷。
下午1时46分,丁麒轩接到大队分控中心出警呼叫:朝阳路红十字会院门口,一辆电动车和小车相撞,丁麒轩立刻赶赴现场。
这是一起伤人事故。小车在路边看到电动车后停车了,电动车还是撞上了小车。电动车车主认为小车车主是事故责任方,还说自己脚疼,要去医院治疗,双方争执不下。
了解情况并勘测现场后,丁麒轩指明小车车身占道,没有让行,要承担主要责任,赔偿400元。双方协商同意,各自离开了。
“当时电动车车主坚持要去医院看病,小车车主不同意。好在交通法规有规定,自然就调解好了。”丁麒轩说,事故调解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常年处理交通事故纠纷,丁麒轩养成了温和的语调习惯。“事故发生时,当事双方都很急躁,只有语气温和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丁麒轩说。
全天24小时当班值守后,丁麒轩第二天还要连续上8小时白班,他常常会感到体力不支。“常年加班,按照8小时工作制,正常人上一年班,我们要上两年班。”事故中队副队长贺鹏任介绍,他是当天的辅班民警。
贺鹏任告诉记者,丁麒轩的一天是事故中队民警工作的缩影。事故中队每天会安排2个主班2个辅班值班。主班负责处理当天现场事故勘测调查定损,辅班辅助主班工作。
队长尹迎春介绍,事故中队有5名干警5名协警,全年出警量5000多起,民警处理的1700多起。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双休日是事故高发期。“元宵节当天,半个小时就有15起事故,警力全用上了还不足。”
尹迎春说,事故处理工作流程中,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的工作量只占了百分之二三十。最复杂、工作量最大、最难处理的是事故矛盾纠纷调解、赔偿金额协商。“事故赔偿金多的有七八万、少的也有大几千。事故现场有千万种,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当事人没有用法律解决的意识,协商不成就找交警,各种状况都可能发生,矛盾很难调解。”尹迎春说。
为了更快地处理事故纠纷,提高工作效率,事故中队曾想过将事故现场勘测调查取证和矛盾纠纷调解分开处理,流水化作业。但尝试两个星期后,发现无法施行。“因为专业性太强,现场勘测的民警经过二次转述容易出现误差。”
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事故中队请求市司法局派调解员专程协调处理事故矛盾纠纷。同时设立了法律咨询室,给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和法律咨询,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
(转自《法制周报》 记者 雷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