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中的铿锵旋律
——湖南常德安乡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实
91、202、383,这是安乡县人民法院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执行案件数量。在人员不足,案件却成倍数增长的情况下,该院执行队伍通力合作,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专项行动,化解了一批批老案、难案、“骨头案”,奏响了一曲执行工作中的铿锵旋律。
和音:老带新,优化组合更高效
安乡法院执行队伍现有8名工作人员,为了充分提高效率,执行局探索出了执行工作的“1:1”模式,即安排一半经验丰富、年龄较大的法官带另一半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2015年9月一天下班前,执行局副局长老蹇对执行员小王说:“我有个案子的被执行人一直避而不见,申请人看见他这几天在南圆盘附近吃过晚饭,你陪我去碰碰运气吧!”小王二话没说满口答应。不出所料,被执行人这一天又在南圆盘吃晚饭,远远看到老蹇后,撒腿就要开溜,山东小伙小王一路小跑冲上去堵住了被执行人去路。经过一番苦口婆心地工作,被执行人认识到了自己规避执行的错误认识,主动提出要求与申请人协商解决执行事宜。老蹇同意协商,并约定了面谈的具体时间,最后该案得以顺利执结。
该院执行局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分组,让老同志和年轻人结成“一对一、老带新”的执行小组。老同志执行实践丰富、通晓社情民意,能够带动年轻人迅速成长;年轻人法律知识更新快、信息化技术掌握熟练,能够弥补老同志的一些不足。这样的组合,让该院执行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低音:苦与累,初心不改因坚持
在筹建安乡农村商业银行的大环境下,协助县农村信用联社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执行过程中更有说不出的苦与累。
安康乡的曹某曾在安乡县信用联社贷款5万元,9年过去了,仍分文未还。执行立案后,承办法官小王了解到,经过数十次催讨,曹某均以家境困难无力还款为借口推脱,而她家去年却新修了五间房子,并进行了档次不低的装潢。
针对这种情况,安乡法院执行局于2015年9月16日下午决定对其进行司法拘留。但执行的过程并不顺利,当承办法官带着司法警察来到曹某家中却扑了个空。经过一番找寻,终于在棉花地里找到了躲藏在那的曹某。因条件有限,曹某又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安乡县拘留所建议将其送到常德市拘留所。一听说要去常德,曹某一屁股坐在地上各种撒泼赖皮全上演……等到执行法官回到安乡,已是晚上8时30分,这时候他们还来得及吃晚餐。
深夜执行、凌晨蹲守……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工作累,对执行局的人来说倒还不算什么。被执行人难找、财产线索难查和申请执行人的不理解,才是真正让执行干警头疼的事情。一位申请人跟着承办法官办案一周后,感慨道:“以前我以为法院的工作就是喝茶、看报,原来你们的工作比一般人都累、都辛苦!真不容易啊!”
强音:硬手段,雷霆出击扬法威
对于久拖不还的“老赖”,该院执行局用好、用足了法律强制措施。3年来,该院每年都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开展“清积案、反规避、护民生”的执行工作。在2013年的“铁拳行动”、2014年的“春雷行动”和2015年的“亮剑行动”中,该院依法采取搜查、查封、冻结、扣押、罚款、司法拘留、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全方位查找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结496件涉及农民工工资、劳动报酬、建筑工程款、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以及交通事故赔偿金等申请执行人为困难群体的涉民生执行案件,执行到位标的款1864万余元,获得当事人及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了打击规避执行的行为,在今年的“亮剑行动”中,该院对45人予以司法拘留,对160人适用信用惩戒,对42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对1人实施限制出境,对2人追究拒执犯罪的刑事责任。重拳出击,营造了巨大的执行威慑力。
安障乡一名泥瓦匠在为李某建房子的过程中不慎摔下来造成伤残,法院判决李某赔偿伤者1万余元。而李某死活不愿赔钱,李某的妻子为了阻止执行,还抓伤了执行员和司法警察。经过集体研究,安乡法院执行局决定将李某的案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犯罪行为。李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终于低头,同意和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
尽管“执行难”,难于上青天,但安乡法院执行局一直逆难而上,既赢得了口碑,也获得了表彰。80多岁的老大爷送来亲笔写的感谢信,申请执行人抬来“重拳执行为民生,春雷行动扬法威”的牌匾,人民群众的满意就是对他们的最高褒奖。
(粟伟 李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