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传真情,红妆爱警装
——讲述交警“122”接警员鲜为人知的故事
【题记】大年三十的晚上,城市近郊处天空上方炸开了绚丽夺目的烟花。远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炮竹声,每一声都敲打进心里,仿佛自己也身处这热闹非凡的烟花盛开之地。我真心为所有驾驶人和市民群众祈福出行平安!——常德市交警直属一大队“122”接警员王亚莉。
在公安交警部门,有一个群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岗位。他们天天与交通事故打交道却从没有亲临现场。他们没有与驾驶人面对面交往,只是默默坚守在幕后,日夜兼程,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为群众应急解难。他们,就是交警大队的“122”交通事故接警员。
在常德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分指挥中心,90后的接警员王亚莉是一位交通辅警。在中心接警员队伍里,王亚莉并不是最小的一个,却是业务熟悉最上手的一个。虽然进入交警工作才一年之久,但是她对这里早已产生了深深的感情。这儿就像她的另一个“家”。在她工作的这个“小家”里有与她共同奋战的兄弟姐妹,还有需要她帮忙的普通老百姓。
大年三十,她通宵达旦的守候在电话边。
2月18日,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国人民吃完团圆饭后,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新年味儿,而接警员王亚莉仍坚守在无声的战线上,处理着一个又个警情。在很多人眼里,接警员的工作比较轻松,只需要每日坐在电脑前接几个电话,记几行字。其实不然,122接警员基本上都是女性。据不完全统计,日均接警电话量在200个左右,这意味着他们平均每几分钟就要接一个电话,逢年过节数字更是翻几倍。“我们主要是用声音跟老百姓打交道,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气柔和,态度友好,稳定他们的情绪,这样才能让群众准确的说出事故发生要素。”王亚莉解释道。
长期8小时不间断的高强度工作,接警员常常是忙得晕头转向、手脚并用,连吃饭、上厕所都是轮流交替,迅速解决。由于工作特殊,她们经常接电话接得口干舌燥,每一刻都是争分夺秒,连喝水的时间都少,所以每个接警员都必备润喉糖,保证自己的声线能够尽可能的柔和。尽管如此,许多接警员还是患上了咽喉炎等疾病。
大年初五的晚上,刚刚忙完一阵高峰期的报警电话。看了下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点。肚子里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王亚莉才反应过来到这个点了晚饭还没吃,便囫囵吞枣般的解决掉了一晚泡面。谁知吃了不到一个小时后,肚子开始猛烈的疼痛起来了,忍到最后额头上已经出现了豆大的汗珠。没办法她只好跟大队领导汇报情况,准备前往医院,临走前还不忘将接警电话转接到自己的手机上,并带走了从不离身的对讲机。在医院,王亚莉一手打吊针,一手接电话,忙的不可开交。
每个人都有脾气,但她的脾气在这里全部磨合了。
在王亚莉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三个电脑显示器、一部电话机、一台对讲机,还有若干接警记录本。这些是122接警员的标配,能够让她在接到群众的报警后,迅速的做出判断让路面执勤中队民警迅速赶到事发地,做到准确无误。
王亚莉其实自己之前也是个暴脾气,三言两语合不来就可能跟朋友发生争执。但是在这里工作了这么久,脾气已经完全被磨合了。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话,更不可能让群众仔细的说明事故情况及地点等重要信息。“有时我们声音大了,报警人会说我们态度不好,有时候我们声音小了,报警人又会说听不清楚。但是你不能跟他们急,你一急他们更急,事故只会越耽误越糟糕。”
谈及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情时,王亚莉脸上多了一抹无奈。“有时候电脑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查询信息,但是报警人不理解你,说你拿着国家的钱不干事。我们心里也着实很委屈,其实我们比任何人都不愿意耽误。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新的一年里,群众能够体谅我们接警员的工作。”尽管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委屈,但王亚莉由衷的表示,自己特别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它所肩负的责任感与正义感,让她觉得有一个平台可以施展自己的人生价值,很满足,有成就感。
工作带来的“职业病”,让她啼笑皆非。
“铃铃铃......”常德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分指挥中心值班室的电话响了还不到三秒,就被王亚莉迅速抓起:“您好,这里是交警一大队,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一连串熟练的话语脱口而出,一边右手拿起纸笔飞快的记录下报警人提供的信息。
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每名122接警员在上岗前都会进行培训学习,重点是强化接警员的“三功”,即一次性听清楚报警内容、地点等事故重要因素的“听功”;与报警人流畅对话和准确无误、文明规范的“说功”;熟记接警流程、民警分布及辖区地理位置的“记功”。这些高强度的培训,让每个接警员的工作与日常生活都紧密挂钩起来,即使是已经到了下班时间都可能还带着一身的“职业病”。
“每次一听到电话铃声响,我脑海中下意识就会冒出一句‘您好,这里是常德市交警直属一大队,请问有什么能帮您?’。结果有一次,我妈打我的手机,我按下接听键开头也是来了这么一句。我妈笑翻了。”王亚莉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除此之外,每次走在路上,或者坐在公交车里,都会下意识的看路两边的地形地貌、标志性建筑,头脑中会不自觉的与报警人报警时所说的地址位置对上号,形成条件反射。有时候,上夜班接电话接多了,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梦里上演着一番番“接警”的逼真情景,感觉自己已经‘入魔’了。”对王亚莉而言,这些“职业病”贯穿在她的日常生活中,让她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倍感充实。
节假日对她而言,不过是365天中普通的一天。
一年来,经王亚莉接手的警情上千件,几乎件件都做到了零失误、零差错,报警人回访满意度高达96.7%。而最让王亚莉感动的时候,是在一周一次回访的过程中,一些报警人对她们的接警服务态度表示了高度的赞扬,感谢她们的辛苦付出。“听到他们的表扬,我们觉得心里很开心,他们对我们的体谅与理解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与支持。”
然而享受着122接警员平台所带来的人生价值感和快感的同时,接警员也要面对来自家庭、朋友的“愧疚感”。对于王亚莉来说,节假日都是轮流值班的,而自己经常与各种重大节假日有缘,基本上节假日都是正好轮到她。“有时候,朋友相约放假一起去逛街、看电影,但是我却正好值班。等我休息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正式上班了。”说到这里,王亚莉一脸无奈,表示朋友们都已经习惯了她的作息时间。“对于我们而言,节假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只不过是365天里一个普通的星期几。但是最让我愧疚的是,今年腊月二十六是我妈妈的生日,我没有能够回家陪她庆生,大年三十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我也没有能陪在他们身边。在这里,我想向他们说一声‘对不起’。”这个开朗的90后女生在短暂性的情绪低落之后,很快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因为她知道,家里人永远会支持她勇往直前,成为她坚强的后盾,温暖的港湾。
(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 刘小满 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