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法风采 >> 详细内容

交通民警曾宪清的一天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4-08-15 11:08:24 【字体:

  在人们的眼中交通警察“手戴白手套,头戴大沿帽,站在路中央,挥手指方向,叫你停就停,叫你跑就跑,给你敬个礼,情况就不妙,毛尖摇一摇,就要罚钞票”,何等威风。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交通民警的工作艰辛和甜酸苦辣。7月31日,笔者跟随常德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道路停车管理中队中队长曾宪清随岗采访一天,让我对交通民警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深刻了解。

  每天步行10公里工作10小时。道路停车管理中队主要担负大队辖区道路停车违法的摄像非现场执法和兼顾机动巡逻执法任务。早上7时40分左右,我在武陵大道海关路口找到了曾宪清。此时,他正在这里“上高峰”疏导指挥交通。我的采访也就从这里开始。曾宪清告诉我,中队民警、协警从早上730分开始上班,每天工作近10小时,步行近10公里,人均查处违法10起以上。

  整治工作就得“铁心肠”。上午9时左右,高峰期结束后回到警务平台的曾宪清简单布置了一下当天的工作。短短10分钟的工作部署会上,曾宪清4次叮嘱民警、协警要注意自身安全。随后,他带领两名协警开始辖区巡逻。1035分,在育才路市房产局附近一辆违反禁行规定的货车被曾宪清依法拦下。驾驶人想方设法缠住曾宪清想“私了”,并拨通了一位曾宪清好友的电话让其替他说情。曾宪清拒绝了接听电话,并对该驾驶人进行了严肃批评后依法处罚。“你就不担心你的那位朋友事后会怪你吗”,“没事,咱们这是按程序执法,是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朋友会理解的”。曾宪清的话让我深深地感到,整治交通秩序不能手软。一名交通警察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对交通违法视而不见,那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不作为,一旦酿成事故甚至就是一种犯罪。

  “三气”是交通民警的家常饭。上午11时30左右,三伏天的城区气温高达37摄氏度,这时也正是中午下班高峰期的开始。在人民路北站路口,一位不戴头盔骑摩托车的妇女被曾宪清拦下,那位妇女怒气冲冲地与曾宪清争执了10分钟才离去。曾宪清笑着告诉我,路面交通民警天天都要经受“三气”。“人气”,很多违法者总把受处罚的气撒在民警身上。“天气”,天一热,经常被晒脱一层皮;天下雨,浑身总是湿的,一天得换几套衣服,而天一冷,浑身冻得没有知觉。“废气”,大马路边上,汽车尾气特别多,尤其是交通高峰期,呛得人透不过气来。

  警队就是一个和谐大家庭。一直忙到下午,曾宪清和同事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警务平台。这时,民警们开始了午餐。就餐过程中,我看到年纪大的民警把自己的盒饭里的饭菜分了一些给协警。民警告诉我,协警年轻,工作量大,饭量也大,不能让他们受累受苦还受饿。由于天气炎热,加上最近交通整治力度大,民警、协警都显得有些疲惫,吃完饭,有几个协警就进入了梦乡。曾宪清悄悄将空调温度调高了2度,他担心入睡的同事们着凉感冒。

  帮助群众是我们的责任。下午2时40分,我跟随曾宪清和两名协警在滨湖路徒步巡逻。民警从武陵大道滨湖路口开始往西行走,沿途对违法停车进行拍摄非现场执法。当行走到滨湖路市城管局附近时,一名年近八旬的老奶奶拦住了曾宪清,急匆匆地说“警察同志快帮帮我,我的小孙子突然不见了”。原来老奶奶带自己不到5岁的小孙子在附近便利店买冰淇淋,趁老奶奶不注意小孙子就跑丢了。得知情况后,曾宪清分析小孩肯定跑不远,立即用手持对讲机通报周围执勤民警、协警帮助寻找,同时我们几个也开始分头寻找。20分钟后,我们终于在附近不远的一家儿童用品店门前找到了小家伙。

  海关路口的晚高峰异常繁忙。下午5时30分开始,位于武陵大道与滨湖路交汇处的海关路口车流、人流攘攘。这时正是下班的高峰期,也是路面交通民警“站高峰”时间。民警主要任务是疏导交通、维持交通秩序。曾宪清说:“红灯亮时,非机动车越线等候现象很多,要劝他们退回去。”我也加入到了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等灯越线的劝导中,将越线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劝导到安全线内。一直到傍晚,车流开始减少,民警才陆续离开岗位下班。曾宪清告诉我,夜间巡逻执勤是轮班制,从晚上630分至10时。因为昨天夜间巡逻是他带队,今晚他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望着曾宪清拖着疲惫的身影渐渐远去,我开始沉思。此时此刻,我也感到一身疲惫,然而,我才仅仅一天的随岗采访,而我们的交通民警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这一工作。为了每一位路人幸福返家,为了每一辆车安全行驶,为了每一位行人平平安安,为了每一条道路有序畅通,交通民警无怨无悔地挥洒着汗水,把情留在路上,把爱洒向了大家。

(常德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  刘小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