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畅路上有“新人”
——记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新进民警路改保畅感人事迹
所谓“新警”,是指近两年新补充进交警队伍的民警。作为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最年轻的一批民警,他们在“三改四化”路改保畅工作中,继承和发扬老同志艰苦奋斗、不怕吃苦、任劳任怨,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光荣传统,成为了活跃在保畅攻坚战中的一支中坚力量。本文将集中展示其中的几个突出代表。
高欢——保畅虽说苦,相信自己一定行
高欢,男,1988年8月出生,2010年12月参加交警工作,现为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一中队执勤民警。2013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长远规划,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全市“三改四化”工程,其中交通路网改造工作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工期时间之长,给全市交通出行带来了巨大压力。高欢所在的一中队辖区处于全市商业、住宅、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地段。武陵大道全幅施工后,为防止辖区出现大面积堵车,高欢带领中队协警以武陵大道湘北路口为重点路口,日夜蹲守在路面上,高峰期在路口中间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平峰期密切观察路口车流量情况,对于违法逆行、闯红灯的情况,高欢都会对司机进行说服教育,对于不理解路改的市民,高欢都会耐心解释。
9月24日,台风“天兔”袭击湖南全境,大风大雨吹断树枝,吹倒中央护栏,有些街道一片汪洋,全市上下面临交通瘫痪的困境。由于气温骤降,高欢在这一天发烧感冒,头痛得厉害,咳嗽不停,中队领导叫他休息,但他说了一句“我能行!”就穿上雨衣、雨靴冲进车流中,用嘶哑的声音指挥交通、劝导司机。经过他与中队民警的合作,辖区早高峰期交通安全有序。当大家一起讨论交通疏导方法时,高欢说:“希望能把中央护栏连为一体,这样就能避免插队运行占道的现象,只要广大司机遵守好交通法规,有序通行,宁等一分钟,不抢一秒钟,那么交通秩序肯定会好。”
蔡行——勤奋好学有担当,创新保畅有成果
蔡行,男,1989年3月出生,2011年参加交警工作,现为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二中队执勤民警。9月4日,常德城区“三改四化”全面启动,市交警支队全警上路履行交通保畅任务。蔡行也从被借调的市公安局督察支队回到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成为二中队一名路面执勤民警。
此时蔡行所在二中队辖区的宏大圆盘已经拆除,武陵大道、洞庭大道正在紧张施工,路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特别是宏大宾馆路口成为了城区交通的中心枢纽和保畅重要节点,每天由洞庭大道自西向东前往桥南,由中心城区自南向北往火车站的车流汇聚在这里,交通压力巨大,只要稍有情况就会造成周边朗州路、育才路、滨湖路交通堵塞。看着身边比自己年长的民警成天奔忙在路口,蔡行感到由衷钦佩,于是,他悄悄的比别人早到岗,推迟下班,并且还主动要求加班值夜班。
工作中,蔡行把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路改施工的育才路、宏大宾馆两个路口疏导保畅工作实际相结合,创新了一套“前置、停止、等待”的“六字工作法”。该工作法在育才路口、宏大路口实际操作以来,大大提高了路口车辆通行能力,减少了施工带来的交通压力,既保障了交通顺畅,又保障了交通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的影响。
谢林君——为路改推迟婚期,无怨无悔
谢林君,男,1987年1月出生,2011年8月参加交警工作,现为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五中队执勤民警。谢林君所在的中队主要担负辖区交通巡逻管控任务,谢林君主要负责人民路步行街交通秩序的维护。步行街恢复道路功能,车辆正式通行以后,这里成为了中心城区连接东西的主要干道,加上两旁商铺林立,车流、人流十分拥挤。
每天,谢林君总是第一个来到步行街,徒步巡逻劝导违法停放车辆驶离,每天往返步行达10几公里之多,脚都磨出了血泡。其时他耳膜穿孔已有一个多月了,为了工作他只服药治疗而放弃了住院,医生提醒他尽量少去灰尘多噪声大的地方,周围的同事也要他多注意休息,他听后笑一笑后就继续工作去了。家人原本安排他在今年中秋节结婚,可是中秋正是城区交通压力最大、交通管理任务最为繁重的时期,他再三做双方父母的工作,说服女朋友推迟婚期。“国庆节是重大节日,结婚很有纪念意义。”女朋友和谢林君商量时,又被他拒绝了,因为他心里清楚,国庆节城区交通安保压力将会很繁重,在这个时候请假结婚不仅会加重中队同事的工作负担,也会让自己心里不安。他把婚期一拖再拖,将结婚的事宜更多的交给了未婚妻和双方父母。
在工作中,谢林君还经常帮助群众,经常送迷路和走失的群众回家。有一次,一个小孩走失了,联系不到父母,小谢见状立即驾车帮助小孩寻找父母,通过多渠道巡查,终于在半晚时分将小孩送到了父母身边。
(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 刘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