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满意放在心头
——临澧县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工作纪实
“法院办案,维护公平正义是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力减少群众诉累,维护社会和谐。”临澧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覃红卫曾在多种场合这样说。去年以来,临澧县人民法院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绩的根本标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全过程,在亲民上做文章,在为民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司法为民,获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巡回审判深入基层化纠纷
该院不断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司法理念,始终把司法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展深入基层办案,接地气、纳民意、解民忧。
人民法庭虽小,但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它与老百姓的距离最近,能在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2012年9月,覃红卫上任之初,即着手准备3个人民法庭的恢复重建工作。今年,3个人民法庭已恢复建制,新安、合口两个法庭年初已选派4名精干审判人员充实力量。
该院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前移审判职能到基层,化解矛盾纠纷在源头。在农忙季节、交通不便地区,法官背着国徽、法槌,在农户家和田间地头开庭审案。为不误农时,法官们坚持快立案、快审结、快执行,多数案件都在一个月内审结,有的立案当天就调解结案。
今年4月,正逢春耕,该县烽火乡周某与庞某为两家农田边界闹起了矛盾。原来,这两家的田原本是一整块大田,分给两家后在田中间起了一条不足一尺宽的田埂作为分界,为了保水,每年犁地时都要把田埂削去大半重新培土。日子久了,周家觉得田埂向他这边移动了,占了他的田地,要求把田埂往庞家田里移一米,两家就这样杠上了。村组调解无效后,两家便闹上了法庭。该院法官当日下午就前往农田现场查看,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一番法理交融的耐心劝导,终于让双方握手言和。
制度创新提升服务上台阶
“司法为民,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坚持能动司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制度上想办法、出新招。”谈到该院的制度改革,覃红卫如是说。
针对该县农村人口多、地域分布广、群众法律知识缺乏、农村部分民事纠纷难以通过法律途径及时得到解决的现状,该院提出了设立乡镇审判执行工作联络站,向最基层延伸司法服务窗口的设想,并拿出了详细的方案。该设想得到了临澧县委、政法委领导的重视,今年5月下发了成立联络站的通知。联络站由乡镇综治办主任兼任负责人,法院在每个联络站明确一名主管院领导和对接责任法官,联络站具体负责搞好法律宣传、诉前调解、协助审判、疏导执行等工作。
联络站成立后,平均每周都接到2至3起群众来访,分家析产、相邻纠纷等,简单的、复杂的,当地民众都将基层调解当成第一选择,联系法官上门释法说理、处理纠纷。两个月来,18个乡镇审判执行工作联络站共诉前引导调解各类案件近100件,合力化解易激化纠纷40起。
回访监督办案效果有评判
法院审判工作不能唱独角戏,必须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办案成效如何,要让人民群众来评判。
今年初,该院修订了新的案件回访工作办法,案件回访制度更加科学、规范、细致。此前的案件回访是委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今年则要求案件回访必须有办案法官的参与,案件回访的内容包括案件审理是否公开透明、法官办案是否清正廉洁等意见和建议。今年上半年该院共计回访各类案件276件,回访当事人660余人次,回访率达95%。其中,不满意16人,占全部回访案件的2.4%,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减少1.3%,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31个,征求到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7条。
该院在各个业务庭室设立廉政监察员,专司本部门的内部监察;聘请社会各界公众33人为法官形象监督员,从外部监督法院的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开展庭审网络直播、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寄送法院工作汇报专刊……该院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和举措,让自身的工作全方位接受来自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让监督的目光到达临澧法院的每一个角落,也让司法的阳光洒在每一个案件当事人身上。
(市中级人民法院 临澧县人民法院 粟伟 陈芳 肖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