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法风采 >> 详细内容

鼎城政法干警下基层“民情日记”专辑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2-06-21 16:44:22 【字体:

  按照省、市政法委的统一部署,鼎城区今年以来在全区政法机关部署开展了“一包双联”活动和“政法干警下基层主题活动月”活动。

  活动开展过程中,全区政法系统的领导干部和干警们带着所包案件、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下到基层,与广大基层的党员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话语,体会他们的难处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实现了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现将下基层过程中写成的部分“民情日记”收集汇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日记未经编者任何加工和修饰,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场景也许能让我们更加明白今年各级政法部门部署开展“政法干警下基层”活动的重要意义。作为区县级政法部门本就工作在基层,只有扑下身子经常和群众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情感,知道他们的困难,找到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阴。一大早,我与本委郑立军、黄永清、焦胜华、王飞几位同志一起,驱车来到斗姆湖镇万元村联系点。

  下车后,我们首先来到万元村委会。在村支部书记伍友运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该村72岁的退职村干部程有元家走访慰问。

  经过20分钟步行,我们来到了万元村一组程有元家。那是一栋四缝三间,略显破落的红砖平房,走进院子,程有元的老伴正在机压井旁洗衣服。老人家看到支书领着一群人来,热情的打招呼,把我们迎进了堂屋坐下。

  看着堂屋里破损的家具,我问起了程家的近况。老人说,两老原有四个子女,两个儿子溺亡,两个女儿均已离婚,在外地打工贴补家用,现在家里就剩下两老,靠老伴贩卖甜酒度日,老程一大早就推着三轮车到集镇上卖甜酒去了。

  村支书向老人说明了我们的来意,老人非常高兴,告诉我,镇村两级组织都非常关心老两口,程有元患膀胱癌后,镇村两级多次筹资为程老治病,讲到省领导梅克保也曾经到家看望慰问时,眼镜里噙着幸福的泪花。

  望着这位满脸沧桑,历经坎坷却不曾被命运击倒的老人,我觉得过多的安慰反显得苍白与无力。我们与老人谈起了村里的治安状况和村里发展。老人说村里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村组道路硬化,方便群众出行。村支书也汇报了村里修公路的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临别时,我将慰问金送到了老人手中,要老人转告程有元老人,下次我们还来看他。老人拉着我的手,再三感谢组织对他家的关爱。

  返程的途中,我的脑海里不断的显现老人历经沧桑的面容……

  (鼎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彭勇)

  ◆ 2011年6月7日,星期四,小雨。我和严书记约好今天到斗姆湖点村去慰问,早上八点到办公室后我来不及吃早饭就赶紧打电话协调车辆的事,然后又安排办公室王志超到桥南市场买书包和文具,一直等到十点半钟严书记散会后才从机关出发。

  十几分钟我们就到了斗姆湖万元村,一同参加慰问的还有政工室邹蓉,稳定办黄波、姚运国,点村工作队员焦胜华。我慰问的对象是万元村一组的村民程道武。陈道武今年48岁,我在5月7日与本委曾书记、邹蓉、王志刚等人去他家慰问过一次,我当时私人给他家送去慰问金500元,并了解到他自小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去年又中了风,有过一段婚姻,妻子是外地人,生下一女后从此离开他就再也没回这个家。女儿今年9岁,读小学。多年来无钱医治疾病,早已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为零。无奈70多岁的老母亲只好与他父女俩住在那间低矮破旧的小房子里生活在一起,帮助他们父女料理家务和生活。目睹他家的生活状态,我当即要村支部书记向民政部门打一个报告,申请解决一定经费以支助程道武治病的医疗费和生活费。

  这次我是带着民政局给他家解决的2千元困难补助来慰问的,我还从自己家里拿来一床棉被,又花了100多元钱给他女儿买了一个新书包和一些文具。程道武母子俩接到这些慰问品后非常高兴,对党和政府以及我们政法干部也表示了感激之情。

  从程道武家走出来,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我不知道我的一点微薄之力能使他这样一个困难家庭走多远的路,我也不知道在中国偏远的农村有多少个像程道武这样的困难家庭需要帮助。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更加繁荣富强起来,减少贫困和疾病,我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帮扶救助弱势群体这一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奉献爱心,我希望我的行动能够进一步密切警民干群关系,让老百姓对政府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对政法干警的形象更加满意,我期望着一切都如我所愿,更加美好!

  想到这里,我忽然激动起来,我为自己今天的行为和举措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将会继续保持我的这份善良和正直,坚守我的这份责任。临走,我嘱咐程道武到乡卫生院去看病买药,也交代村里伍支书要多关心这个困难家庭。我计划过一段时间再来看望他们一家三口,给他们带一些大米和生活用品。

  (鼎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  蔡清波)

  ◆ 2012年6月8日,星期五,小雨。带着对吉祥山庄的慕名,今天,我专程赴山庄进行实地探访,希望从中寻找灵感,以期在工作中激发出智慧的灵光。山庄位于逆江坪乡柏叶坪村,地处鼎城最南端,通过群山与益阳安化连接。这里青山绿水,松涛竹海,鸟语花香,是现代都市人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激发了村民周宏胜的心智与灵感,创办吉祥山庄正是迎合时代的发展与城里人追求自然的渴望,让封闭的山村从此与外界相连,让偏僻的山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先是车子在蜿蜒的山路艰难爬行,而后又搭乘小木船渡过因连日雨水淹没的唯一进山路,最后又步行数里,历经两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林海深处的吉祥山庄。路上的经历让我感到山村发展的艰辛与不易。农庄不算大,但很精致,依山傍水而建,且建筑多使用木质结构,体现了深山老林的自然本色和山里人生活的清新与淡泊。在与山庄主人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当初起意与开发过程的矛盾和纠结,艰辛与执着。为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山庄与近山近水融洽一体,更兼顾未来发展的需求,主人进行了精心长久的规划,从山庄规模、选址、结构、样式、生态保护、林业资源利用、自然养殖、休闲娱乐、人力开发、接待模式等都进行了深思熟虑,山里人办事的精明与为人的厚道让我感到惊奇与佩服。

  谈到发展的过程,主人也跟我提到了发展中的艰辛往事。山村道路不通,水电供应紧缺,融资渠道不多,森林保护不易等都从一定程度上给山庄的发展带来考验,好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村支两委及村民的鼓励和支援,让他渡过了难关。要发展,必须要有发展的支撑,这支撑就来源于当地的党委政府、来源于乡里乡亲。

  谈及刚才进庄时的乘船摆渡,主人又跟我谈及了发展的需求。随着山庄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制约发展的短板和问题,特别是乡村道路的维修、改善、升级怎样满足全天候开放的需要;如何筹措资金进一步改善硬件条件满足日益扩大的休闲群体需求等都日益紧迫的摆在面前,不跟上发展的需求,不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的成果将很难保证。

  在返回的路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望着暮色中的群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下我们的司法行政工作现状何况不是如此呢……

  (鼎城区司法局局长  刘荣)

  ◆ 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晴。下午,我和局里两位同志来到蒿子港镇敬老院和仁和村进行走访,并慰问了该村五个贫困户,其中三个户的家庭状况让我感到揪心和震憾。一位是8组的潘跃先的家。走进他家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间低矮破旧的房子,狭小房间内被各种杂物和垃圾堆满,卧室里睡着他的老伴和女儿。见到老潘时,他正弯着腰在屋后的菜园里拾掇。看到我们的到来,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喘着粗气步履蹒跚将我们迎进屋。通过与他交谈我们得知,他今年已经87岁了,曾经担任过村支部书记。全家有4口人,儿子外出多年一直杳无音信,女儿双目失明,老伴瘫痪在床,近年来全家的生活全部靠他一个人捡垃圾维持。当我把慰问金递到老人手中时,老人动情的说:“感谢党和政府给他们俩老解决了低保,为女儿落实了五保,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家早就不存在了。”望着这个家徒四壁、俩老一残的家,一种良心和责任充满我的心头。离开时,我对随行的乡镇民政所长和村支部书记叮嘱:“你们要多到他家走走,多给些关照,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不能让老支书寒心。”随后来到8组的周才国家。看到周才国是在他家的床上,一个7岁的女儿围着父亲的床头转来转去,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右手,右腿至今还扎着钢筋,并已开始萎缩,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就这样垮掉了,全家的生活全靠他母亲操持。当得知他已享受了低保,我的心才稍许好过一些。临走时,我把慰问金放在他的床头,告诉他一定要坚强,好好生活下去,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民政部门的关心,我一定会好好生活下去!”后来到了5组五保户熊少华家。他的家安在澧水大堤旁,不仔细寻找很难发现杂草丛中还有那么一户人家。村干部费了好大劲才从外面把他找回来,由于他精神上有些问题,见到什么人都是笑得一脸的灿烂。他一把推开家门(根本就没有锁),家里除了一张用木板搭起来的床再加上几个破碗就什么也没看见了。当我把慰问金递给他时,他立马打开信封,见到里面的钱,笑得更大声更开心了,我的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滋味。

  一路走来,满心的惆怅,作为民政人,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为了那一张张笑脸,我想我们还有太多工作要做。

  (鼎城区民政局局长   李圣祝)

  ◆ 2012年6月4日,星期一,小雨。下午,专程去镇德桥镇看望“结对帮扶”孤儿龚旋。经当地派出所介绍,龚旋家住镇德桥镇龙潭村1组,现年12岁。这个小女孩2岁时父亲因一场意外车祸死亡,母亲随后离家出走,从小就一直随爷爷、奶奶生活。近年来,因其爷爷、奶奶年岁渐渐高了,家里的生活就出现了困难。

  为了争取便于就近关照,我联系到在镇德桥镇工作的老同事、镇人大主席杨建初,邀请他一起来到龚旋就读的镇德桥镇中心小学。龚旋家离校不远,我和杨主席同她的老师刚聊了一会,龚旋的爷爷、奶奶也闻讯来到学校,我们就在一起详细地询问了孩子目前的学习、生活情况,还有社会救助的落实情况。

  放学时,老师把龚旋叫来。孩子长得水灵可爱,虽然显得有些腼腆害羞,但还是很有礼貌地向在场的长辈问好。看着这样一个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格外的怜爱,油然而生一种“养需教、父之责”的情感,把龚旋拉到身边,嘱咐她一定要听老师和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自强自立、对人友善,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女孩懂事地点着头,说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有本领的人,能养活爷爷、奶奶。一席话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临别时,我特意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给龚旋爷爷一千元钱补贴日常生活。接过我送的新书包和学习用品,龚旋小脸高兴得通红,逗得我和大家都乐了。

                   (鼎城区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胡烈豹)

  ◆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晴。上午10点不到,与大队党委委员卜叙和办公室的同志便到了四中队。四中队管辖306省道和周家店、石公桥、镇德桥、大龙站等4个乡镇。

  近两年,四中队工作积极主动,工作效果不错,尤其是在省道306交通事故防控和校车安全管理等方面可圈可点。但当地群众对中队工作和中队民警评价怎样?有没有意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居住在周家店镇圩场的区政协委员刘友革。

  听说来意后,刘友革打开了话匣子,他从中队民警处理交通事故、整治交通秩序、服务群众等各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中队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刘友革在村里担任多年村干部,又是区政协委员,他的意见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的评价,让我感到很欣慰。这也说明,只要我们平时把工作做实了,真正做到执法为民,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辖区群众服务,老百姓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接着,我们又走访了石公桥镇赵家垱村6组的交通事故受害者盛泽军。5月12日盛泽军拿着扁担和撮箕在去田里干活时,扁担被一辆摩托车刮到,不幸的是盛泽军的左眼被扁担钩子刮伤,最终在医院摘除,花去了3000多元医药费。在该事故中,摩托车驾驶员被认定负全责。中队民警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多次调解,但因赔偿金额差异较大,未达成协议。盛泽军是石门移民,为人老实,家庭条件一般。能不能拿到应得的赔偿款,看得出来,他们一家对交警寄予很大的期望。我要求中队长彭永密要联合当地镇、村的同志一道再次组织调解,争取圆满解决;万一调解不成,我们也要对老盛走司法程序给予全力帮助,最大限度维护好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经过一番交谈,老盛刚进门时的满脸愁容烟消云散,临别时送了我们好远。

  很多时候,交通事故的善后处理需要耗费很大的工作精力,因经济赔偿涉及到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也极易引发各类矛盾和纠纷。但在这些关系到群众根本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嫌麻烦,也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因为公正执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公安交警的神圣职责。

  ( 鼎城区交警大队大队长  李新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