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法风采 >> 详细内容

常德支队扎实推进人民满意机关创建工作受好评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0-06-09 13:37:53 【字体:

  今年来,常德支队认真落实全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工作会议精神,把人民满意作为不懈追求,贯穿一切交管的始终,紧紧围绕广大群众的利益谋划交管工作,努力为群众办好小事情,解决好小问题,扎实推进人民满意机关创建工作,全市交警系统作风进一步优化,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5月19日,常德市政府创建满意人民政府办检查组领导来支队检查创建工作后,对支队创建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和好评。

  汇报会上,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支队长廖建华对支队今年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汇报。一是迅速传达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全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工作会议召开后,支队层层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对今年创满工作专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同时,支队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创满工作,明确今年创满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并制定了《全市公安交警系统创建人民满意机关工作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另外,还以表格形式,把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到部门,规定了完成时限,并将完成情况纳入支队精细化管理考核,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部门给予扣分。二是推行阳光决策,实行警务公开。支队在制定或出台重大交通管理措施、决策前,坚持反复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确保决策科学有效。如,在丹阳天桥路口设置道路中心护栏时,支队组织民警在该路口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精确统计路口各方向交通流量,找准导致路口不畅通的问题,走访了路口周边的商家、居民,广泛征求驾驶人的意见,护栏设置后对缓解该路口拥堵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支持和认可。同时,支队积极推进警务公开,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交警子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将管理规定、违法信息、业务办理流程、业务表格全部上网公示,对每个月需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满换证以及需提交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的车辆或驾驶人信息予以公告,每月更新信息达30多万条。在支队车管所,设立了大型电子显示屏和查询系统,将收费标准和依据、业务办理流程全部公示,在交通违法处理办,将处罚标准和依据等内容上墙公示,让群众明明白白交费,明明白白办事。另外,支队还在电台、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辟专栏,及时向市民发布管理信息,通报事故情况,进行交通安全提示。三是提速行政审批,简化业务办理。继2008年、2009年支队推出系列便民措施后,今年又推出十二条便民利民措施,于5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了集中发布,确保各项举措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四是规范执勤执法,优化执法形象。一方面,加强执法典型宣传推介。5月7日,公安部交管局将沈国初所在的直属二大队一中队确定为全国10个文明执法示范中队、岗位之一后,支队在全市交警系统发出了向“沈国初文明执法示范中队”学习的倡议,推广沈国初同志执法经验,组织民警跟班学习,较好地发挥了带动作用、示范效应,激发全市交警学习热情,“沈国初效益”正逐步由“一枝独秀”向“满园春色”转变。另一方面,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支队以抓日常检查监督为主,坚持常抓不懈,对民警的执法形象、执法态度、执法程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促使民警养成良好的执法习惯。同时,支队将推出民警执勤执法、管理服务接受当事人监督的短信投诉机制,建立专门的短信平台,随时受理群众投诉。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助推经济建设。支队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组织民警深入企业、基层和群众,对影响发展环境的有涉交通管理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征求工作意见和建议,了解和掌握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对口联系企业的走访,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积极帮助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促进联系企业稳步发展。走访结束后,我们对征求到的意见认真进行梳理,结合2009年市直机关行风评议所反馈的问题,一并交办相关单位和个人,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规定完成期限。六是加大排堵力度,确保畅通有序。其一,加强堵点治理。支队加强丹阳天桥路口交通秩序的治理,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以路口为中心,向东、向西、向南设置了1000多米道路中心护栏,有效解决了进出大润发超市车辆强行左转、引起交通拥堵的问题,路口车速明显提高,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在朗州南路设置了1000米道路中心护栏,有效解决了车辆随意调头、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马路等问题,大大缓解了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同时,根据城区交通流量变化,深化勤务制度改革,提高支队、大队、中队快速反应和处突能力,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通堵点的疏导管控,在城区主要拥堵路口、路段增设了10个标准作业示范岗,使60%的主要路口达到示范岗标准,城区交通秩序进一步优化。其二,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支队深化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扩大了事故快处快赔受理范围,将财产损失在5000元以下双方机动车均在本市投保的交通事故,纳入快处快赔范围,无人员伤亡的轻微交通事故由路面执勤民警快速处置,确保轻微事故现场迅速撤除,减少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拥堵。其三,扎实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积极向市委宣传部汇报,争取重视支持,以市委宣传部名义,联合11个单位下发了全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和部门职责。5月4日,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了高规格工作推进会,各区县分管县领导、市直机关分管领导、市城区社区负责人等800多人参加了会议,市政府副市长沈习淼做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曹儒国做了重要讲话。同时,在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开辟“文明交通大家行”专栏、专页,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剖析典型交通事故,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强化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其四,强化交通秩序整治。加强全市党政机关部门车辆管理,对全市公务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清理统计,已抄告市文明办和相关单位,并将从6月份起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纳入考核。同时,结合创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加大了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六大交通陋习的纠正力度,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六大危险驾驶行为。今年来,共查获无证驾驶1037起,饮酒驾车230起,醉酒驾车14起,超速5991起,客车超员341起,货车超载783起,其它交通违法行为51016起。七是帮扶困难群众,化解社会矛盾。支队结合“大走访”活动,在全市交警中队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每个中队、部门联系一户事故特困群众,定期走访,帮助拓展生活来源。同时,支队积极向市政府申请,启用事故救助基金,救助了10个交通事故贫困家庭,帮助解决资金25万元。

  听取汇报后,市政府创建满意人民政府办检查组领导对支队创建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和好评。一是态度端正,领导重视。支队对创建工作态度端正,不应付、不敷衍、不搞形式主义,工作实打实,特别是支队领导重视程度高,将创建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和谋划,并积极主动为创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二是善于创新,敢于担当。支队以民意为动向,积极转变和创新工作思路和理念,工作顺乎民意。同时,支队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变被动为主动,自加压力,敢于担当。三是工作扎实,效果明显。支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带着感情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工作常态长效,人民群众对交警满意率大幅提升,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同时,检查组领导要求支队要按照市政府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七项行动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深入推进创建工作;要继续发扬好典型的引路作用,多创特色,多出经验,为全市创建工作带好头、引好路。

                    (常德市交警支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