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法风采 >> 详细内容

沈国初参与“学模范、讲道德、做好人” 进社区访谈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0-06-09 14:27:27 【字体:

  与人海车流为伴,在斑马线上安家,十字路口不言风雨,红绿灯下乐度年华,若能换来百姓平安,不枉此生过得潇洒。

                                 ——沈国初
 
  6月4日,由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常德交通频道、武陵区文明办、常德网、市电信公司、武陵区体育东路社区、常德师范附属小学承办的“学模范、讲道德、做好人” 道德模范基层巡讲进社区访谈在体育东路社区温情开讲。

  湖南省文明办副主任李小平,湖南省文明办文明创建指导处处长李力明,湖南省文明办副调研员张志辉,中共常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覃清香,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曾丽,中共武陵区委副书记涂碧波,市文明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区县(市)文明办主任,乡镇、街道办事处及社区负责人莅临现场。

  我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民警沈国初作为全市四名佳宾之一出席了现场访谈。常德交警支队从城区直属大队抽调部分民警组成方阵代表参与互动,直属二大队安排专人参与了策划,常德交通频道、常德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附:沈国初参与“学模范、讲道德、做好人” 进社区访谈现场记录:

  童声朗诵:

  22年如一日

  他坚守在斑马线上,

  坚守着平凡却伟大的岗位

  (女童独白)每天放学,看见沈伯伯站在斑马线上,我总觉得特别安心

  在这不到20米的斑马线上,

  留下300多个 “爱民故事”

  主持人:好,有请斑马线上的保护神,孩子们最信赖的沈伯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 常德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沈国初中队民警沈国初,欢迎您!

  沈国初:“大家好!”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先念一篇小学生的日记,常德市甘露寺小学四年级学生吕韦兵小朋友写的。“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早晨,天灰蒙蒙的,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妈妈因为有事没有和我一起去学校,我独自一个人乘坐7路公交车上学,当车停靠在学校附近站台时,我急急忙忙下车横过马路向学校跑去,就在我跑到马路中间时,一辆出租车刹车打滑,眼看就要撞到我了。说时迟,那时快,沈伯伯抢先一步抓住我的衣服猛力往后一拽,车子从我旁边擦身而过,沈伯伯问我有没有受到惊吓,又用他那温暖的大手牵着我过了马路……”孩子笔下的这位沈伯伯,就是我身边这位沈警官。沈警官,您好。

  沈国初:“主持人好!现场的各位嘉宾及听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虽然是第一次和沈警官坐的这么近,但是他的面容我们都非常熟悉,他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交警系统第三批全国执法标兵”、“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南省十杰政法干警”、“常德市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2009年度全省重大典型予以宣传推介。2007年5月、2010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两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亲切接见。2010年3—4月,参加“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作巡回报告,其事迹在各地产生强烈反响。

  5月上旬,公安部还以您的名字命名您所在的常德市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一中队为“沈国初文明执法示范中队”。这对您来说有哪些特别的意义呢?

  沈国初:我很珍惜这些荣誉,说明了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对我工作的认可,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只是非常珍惜交通警察这份工作,只是为老百姓做了一名交通民警应该做的事情,但党和人民却将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章挂在了我的胸前,将一项项荣誉记在了的我身上,我觉得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是常德市人民群众的荣誉,这些荣誉是人民群众对我们交通管理工作的支持和期盼,是人民群众对我个人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主持人:说到沈国初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像写日记的吕韦兵小朋友这样得到过“沈伯伯”保护的还有很多。据统计,22年来,沈国初在斑马线上救护学生 36人,涌现的“爱民故事”有300多个。23年里他收到群众表扬信300多封,锦旗100余面。今天,我们现场也请来了一位小嘉宾,她是北正街小学刘鑫鑫同学……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她。

  主持人:鑫鑫,请你跟我们说说,在你心目中,沈伯伯是什么样的形象?

  小嘉宾:大家好!我叫刘鑫鑫,是北正街小学五年级学生。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们学校全体同学跟大家说说我们心目中的沈伯伯。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一个人过马路,当我走在斑马线上时害怕得不得了,左看看右望望,被来往穿梭的车辆吓得浑身发抖,总感觉随时都会被飞驰而来的车子撞倒。后来,干脆就站在斑马线上不走了。心里想:怎么办?马上就要迟到了,想到这里,我急得哭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双有力的大手握住了我的小手,我感觉那双手就像是妈妈温暖的手,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警察伯伯。警察伯伯亲切地对我说:“小朋友,不要哭,不要害怕,伯伯带你过马路。”警察伯伯牵着我的手走过了斑马线,一直把我送到了学校门口。从那以后,无论上学还是回家,经过那条斑马线的时候,我只要看到这位警察伯伯,心里就再也不害怕了。后来,我知道他就是沈伯伯。

   五年来,记不清有多少次沈伯伯牵着我的手走过斑马线。

   沈伯伯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敬佩的好人,这样的好人应该值得更多人去爱,去学习,我希望能有更多沈伯伯似的好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常德交通频道在报道沈警官的新闻的时候,接到过很多听众朋友的电话,在这里我代替听众朋友问问我们的沈警官,是什么信念让您能够23年始终如一的保持这份热情、敬业的呢?

   沈国初:我跟部分在座的同志一样,在广阔的农村长大,吃过一些苦,我很热爱交通警察这份职业,热爱老百姓,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热爱所有的服务对象,平时觉得工作累的时候,就多想想父辈们和条件差的战友及乡下的老百姓,特别是有些在工作中病倒和献出生命的同志。20多年来,看到过许多交通事故的惨状,许多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家庭残缺,使我更加理解,珍惜这份工作。

  这么多年来,我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感觉他们是最朴实的,我们只要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他们就会支持你、理解你、配合你,有个别人一时不理解,时间长了后也会理解。比如过去被我处罚过的司机,后来也有很多为我投票的,这么多年来,我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老百姓,为和谐常德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很高兴,也很知足。这些也成为了我二十多年来长期坚守的精神支柱。

  主持人:沈国初在22年的基层路面执法中,创造了“三个三工作法”,即“三不原则”、 纠违“三步法”、 执勤“三心工作法”,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核心就是两个字——“和谐”,处罚的目的是达到了人、车、路及执法环境的最佳境界——交通和谐,警民关系和谐。沈警官,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您是怎么做的吗?

  沈国初:我认为处罚不是目的,交通违法人也不是敌人,都能讲得通道理,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换位思考。交警手上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就要用来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任何时候,都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在教育中宣传交通法规,在文明执法中和谐警民关系。在长期的路面执法工作中,我总结了“三个三工作法”。

  第一个三是我的“三不原则”。在执法理念上,做到“三不”:“不轻易放过任何一起交通违法行为,不随便伤害被处罚人的自尊心,不树立对立面”。牢固树立规范执法理念,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执法与处罚的关系。

  第二个三是我的纠违“三步法”。 在执法程序当中,走活“三步”:第一步,晓之以理,讲明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第二步,动之以情,讲清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第三步,轻重有节,对轻微违法行为教育放行,对严重的违法行为严处不怠。坚持文明执法,注重宣传教育,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第三个三是我的执勤“三心工作法”。遇到蛮不讲理的违法驾驶人,我在僵持中保持“耐心”,不急不燥,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在权利与利益上,我在诱惑中保持“廉心”,不沾不染,面对情与法的选择,我在人情中保持“公心”,生人、熟人、亲朋好友一个样。

  主持人:常德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廖建华曾经给出这样的评价:“人生做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像沈国初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斑马线上,将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里。老沈这个典型不是组织培养出来的,不是上级指定的,也不是宣传吹出来的,而是他20多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干出来的,是老百姓推出来的,是群众拥戴出来的。”沈警官,听我们的记者说,您去过全国很多地方做巡讲,您最近一次是去到江西做报告吧,正好是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之后。

  沈国初:对,3月份我随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前往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等地作了巡回报告。

  主持人:您当时有一个举动,在巡讲报告团里引起了共鸣。我们交通频道有报道过,您当时是向玉树同胞捐赠善款1000元。能讲讲您当时的心情。

  沈国初:其实这不值一提,当时我们正在江西进行巡回报告,我得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后,心情很难过,当时我以报告团成员中年纪最大的身份提出捐款,得到了其他同志的积极响应,其实我的家庭并不富裕,只是尽自已的一份心意,能帮多少算多少。

  主持人: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多次与沈警官的采访接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人民警察有着一颗平常心:荣誉当前依旧宠辱不惊、淡定从容,仍然每天准时上下班,在“爱民斑马线”上为过往路人保驾护航。沈警官,您当了22年的交通警察,想必经历了很多刻骨铭心的事情,这份艰辛只有您自己感受得最深刻。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您还会选择成为一名交警吗?

  沈国初:与人海车流为伴,在斑马线上安家,十字路口不言风雨,红绿灯下乐度年华,若能换来百姓平安,不枉此生过得潇洒。20多年来,我坚守在斑马线上,从小沈变成了老沈,孩子们从沈叔叔叫成沈伯伯到沈爷爷。称呼变了,我的爱心始终没有变;岁月走了,我的责任永远不会走。看到孩子们快乐地走在斑马线上,老百姓平平安安出行,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更为自己是一名交通警察感到无尚光荣!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当一名交通警察。

  主持人:导播告诉我,有一位场外听众拨打进了我们的节目热线,一定要跟沈警官说说他的心里话,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场外听众:沈警官您好,我刚才听到交通频道的节目中有您的发言,我特别感动,我的孩子在北正街小学上一年级,刚去上学没多久,他就跟我说学校外面总有个沈伯伯,站在斑马线上,每次他过街的时候都能看到沈伯伯和蔼的笑容,还帮他拦住过往的车子,做为家长我也觉得有这样的好交警站在学校外面,我们都特别安心。有这个机会,我要代表家长们对您说声谢谢!祝您身体健康!

  沈国初:谢谢!

  主持人: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它的广度。沈警官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讲道德、做好人,我们在延展自己的生命广度和深度。

  主持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沈国初警官!

                         (二大队    司马立强  陈自德)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