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治建设 >> 详细内容

津市市司法局:把握“三个着眼”,注重“三个提高”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4-12-16 15:36:29 【字体:

  今年,津市市司法局严格按照各级党委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从教育学习、作风建设、文化创建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一支“三个贴近、四个真正成为、五个过硬”的司法行政队伍。

  一、着眼于教育学习,提高队伍战斗力

  借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局狠抓政治学习,做到政治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重点,政治学习与日常工作两不误。

  1.规定动作做到位。一是开展集中研学。该局将每周五作为政治集中学习日,严肃学习纪律,将学习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政治学习规范化。到目前为止累计集中学习30多场,撰写学习笔记一万多字,撰写学习心得共38篇。二是引导个人自学。将中央、省、常德市的“八九十”铁规,常德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常德、新创业”的相关精神和市委政法委制定的政法干警“六不准”等内容作为党员干部自学材料,充实学习内容,打牢思想防线。三是观看视频短片。组织全局干警观看《焦裕禄》、《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纪录片。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文件,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焦裕禄精神”,苏联“教训”更是惊醒每个共产党人要时刻以历史为鉴,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四是开讲精品党课。局党组书记带头学习,从自身学起,从自身讲起,确保政治学习不流于形式。聂平凡同志结合司法行政工作为全局干警讲一堂精品党课,重点指出司法行政作要突出“三个结合”。

  2.自选动作有特色。一是面对岗位要求讲好业务课。根据该局制定的2014年青年干部讲法方案的要求,全局35岁以下的青年干警结合自身所在股室业务知识,讲活、讲好、讲全一门法律,时刻做到口中有法、脑中有法、心中有法,推广好本局业务股室知识,目前已开讲《公证法》、《征地拆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4堂专业课。二是面对群众需求讲好普法课。今年该局着力打造“法治夜话”普法品牌栏目,组织全局干警、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深入全市各村居一线现场送法,目前已开设“法治夜话”公证专场、“法治夜话”法律援助专场、“法治夜话”学生普法专场、“法制夜话”与民调工作相结合等多种普法课堂,全年共开展法制讲座86堂。719日,湖南卫视以《法治夜话:把法律送到老百姓身边》为题进行了时长2分钟的专题报道。三是面对自身不足讲好作风课。按照群教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密聚焦“四风”突出问题,该局要求每位干警自我剖析,通过自己找和群众提找准自身问题和不足,认真梳理,制定整改措施,逐条落实。

  二、着眼于作风建设,提高群众满意率

  1.亮好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一是动员大会,党组亮诺。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该局6位班子成员立足四个“围绕带头”,在市级联点领导、督导组组长、机关干部、乡镇司法所负责人、执业律师、法律工作服务者、离退休老干部等40多位成员面前进行公开承诺。二是支部会议,党员互诺。在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全局24名党员干部互诺,将自身找的问题和群众提的意见认真梳理,根据自身岗位和承担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逐条落实,亮出自己切实可行的承诺内容,明确作为共产党员的努力方向。三是职责公示,直面承诺。今年,该局制作全体机关干部的工作岗位职责牌,将干部的照片、姓名、职务和岗位职责公示,同时通过新设立的便民查询系统公开本局及机关干部的职责职能,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让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一目了然,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2.广开言路,自愿接受群众监督。一是“走出去”听群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期间,该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具体要求,面向广大群众就司法行政工作认可度开展问卷调查。全局7个股室和10个司法所通过下基层、走出去的方式向基层群众发放170份调查问卷,收集并梳理高质量意见建议100多条,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二是“迎进来”汇群意。10月下旬,该局召开2014年开门纳谏座谈会,聘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化环境监督员、村居党支部书记等25名监督员,虚心听取、征求他们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恳求他们为司法行政工作献计献策。与会的监督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针对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司法局局长表示将梳理成的18个问题立行立改,制定整改方案,将整改任务分解到责任股室。该局将自我加压,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通过开门纳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好法律服务“先行官”。

  三、着眼于文化创建,增强干警凝聚力

  1.创建了文化长廊。为丰富司法行政文化载体,加强司法行政文化氛围,今年该局借助新搬迁办公楼之际,精心设计打造文化长廊,将名言警句制作成牌匾,悬挂于办公楼走廊墙壁醒目位置。该局充分利用2层办公楼走廊必经之路,将政法精神、法律名言、防腐抗变、道德建设等不同主题内容的20块展板相互融合,将该文化长廊建设成为集观赏性、警示性、启迪性于一体的司法文化载体。让干警在工作时能够时刻感受到教育在身边,警示在眼前,提醒干警时刻警钟长鸣、静以修身,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该文化长廊的建成,开辟了司法文化建设新阵地,也是该局以此展示队伍形象的新举措,展示和传播了司法行政文化理念,着力塑造了司法干警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的新形象。

  2.打造了练身天地。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缓解干警工作疲劳,提高干警身体素质,确保每位干警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身体更好地工作,津市市司法局精心为全局干警打造了一个练身天地——体能训练室。该体能训练室面积共70平方米,四周配以运动文化墙,一间用于开展乒乓球、瑜伽等室内运动,另一间添置了跑步机、动感单车、力量型训练器材、杠铃、哑铃、划船器、综合训练器等10多件体育健身运动器材。该局通过聘请专业运动教练为干警传授相关体育知识,引导干警用好、用活运动器材。

  3.推出了休闲一刻。由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干警身体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视疲劳、颈椎病等“办公室综合症”,为有效增强干警身体健康素质,培养干警积极健康生活乐趣,津市市司法局推出“休闲一刻”,通过聘请专业瑜伽教练引导干警学会、学好瑜伽。今年,该局通过征求全局干警意见,利用每周二和周四的下班前半小时安排干警集体练习瑜伽。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干警一致认为瑜伽不仅能缓解工作压力,还能增强自身体质。

  (津市市司法局  柳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