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治建设 >> 详细内容

发挥系统党委作用 提升党建工作合力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3-10-17 11:09:52 【字体:

  近年来,常德市社会组织党工委在省社会组织党工委和常德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社会组织党的工作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来担当,一种创新理念来实践,一种发展机遇来推进,使得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突破式发展。截止2013年7月,常德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1920家,建立党组织的736个。其中,市本级社会组织有543家,目前已建立党组织263个,社会组织党组织数所占比例约为48%,按照“应建尽建”的要求实现了全覆盖。特别是2012年以来,我们针对社会组织结构复杂、领域宽泛、管理分散等特点,依托市级社会组织党工委成员单位,先后成立了10家行业系统社会组织党委,依托行业系统职能优势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激活了各成员单位和业务主管单位抓社会组织及其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大缓解了党工委人员力量不足、刚性手段不多的工作压力,形成了系统部门相互配合、工作各负其责的强大合力,各行业系统社会组织党委的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党建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一、定任务、明职责,强化骨干支柱作用
  一是以系统党委为“骨架”,构建工作网络。我们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层级联动”的工作模式,在社会组织数量较多的业务主管单位率先成立系统社会组织党委,直接领导本系统、本行业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市社会组织党工委重点指导系统党委的日常工作,从而形成了“市社会组织党工委+系统党委+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立体式”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以往“党工委管不全、业务部门全不管”的现实问题。二是以系统党委为“前锋”,把住审批“入口”。坚持把“新建社会组织必须先建党组织、年检评估必须先检评党建工作”作为硬性条件,要求社会组织在成立之前必须先在所属行业的系统党委,进行党建工作的“前置审批”,符合组建条件的必须组建党组织,不符合组建条件的,挂靠系统党委开展党建活动。自去年各系统党委成立以来,我市新登记的150多家社会组织均按要求完成了组建任务。三是以系统党委为“推手”,落实工作任务。突出系统党委在抓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明晰其工作权责,在保证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系统党委抓党建工作的自主权,促进各项党建工作任务在社会组织得到创新落实。去年来,各系统党委创新开展的“集中组建月”、“两个培养”工程、“星级”党组织评选等活动,得到了上级党委和广大党员的广泛好评。
  二、重沟通、强协调,强化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争取市委政府重视。2011年,以市委名义出台《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意见》的规范性文件之后,2013年初,我们又通过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部门的共同争取,将社会组织党工委工作经费和基层党组织党员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二是争取业务主管单位的配合与支持。我们力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部门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坚持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尤其是将业务主管单位机关党建资源与系统党委、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共享,力量同配、场所同用、经费同支,有力夯实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基础。三是联合调研破解工作难题。我们经常性围绕党建工作难题开展调研和探讨,调研报告先后两次被市委内参转发,并为市委党建工作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今年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来常德调研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系统党委负责人及社会组织党员踊跃建言献策,得到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三、建制度、促规范,强化服务管理作用
  一是建立党工委例会制度。坚持每年组织召开3次工作例会,做到每次会议都有阶段性工作安排,每次都能解决1-2个针对性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建立党建工作“三员”制度。每个系统党委明确1名专门“社会组织党建联络员”,具体负责与党工委办的日常工作联系和基层党组织工作情况收集反馈,保证了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我们还以系统党委为主,选派了30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科学发展指导员,下到社会组织最基层具体指导党建工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建立党建专项考核制度。包括考核评比制度,市委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单列为基层党委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我们党工委也专门制定了针对系统党委的考核评比细则;述职测评制度,即市党工委向市委述职测评,各系统党委向市党工委述职测评,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更成为民政部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有力抓手,达到了“以党建带社建,以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组织管理”的良好效果。   

  (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