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治建设 >> 详细内容

澧县建立“五大规范”推进协辅警队伍正规化建设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5-08-10 17:08:59 【字体:

  澧县现有在编在岗协辅警350名,其中巡逻队员200名、文职80名、交通协管员70名。近年来,澧县坚持把协辅警队伍管理与公安队伍建设统一谋划,同步推进,建立以“组织领导规范、招聘录用规范、内部管理规范、教育培训规范和劳务保障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日常管理体系,有力推进了协辅警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激发了协辅警队伍活力。在全县组织的万人议警评警活动中,人民群众对协辅警的满意率达到了93%。

  一、规范组织领导,专班专责管理

  1.组建专门班子。成立由公安局局长负总责,政委主抓,政工监督、法制、警务保障、指挥中心、巡逻防暴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协辅警管理办公室(简称“协管办”),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日常事务,有效解决协辅警队伍多头管理、调度无序、监督缺位等问题。

  2.明确成员职责。从管理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出发,细化办公室成员在招聘、培训、考评、保障等方面的职责任务,并作为精细化考核项目,纳入民警个人年度绩效评估予以奖惩,确保各成员有职有责,有位有为。

  3.健全运行机制。确立了“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招录、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调度、统一考评、统一奖惩、统一监督、统一保障”“十个统一”的协辅警管理原则,建立了协管办“四个一”的工作模式,即: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向局党委汇报一次工作、每月编发一期《协辅警工作简报》、每月进行一次民意测评。

  二、规范招录程序,严把进人关口

  1.定编定岗。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逐年解决、稳步推进”方案,从2013年开始,协辅警以每年100名计划递增。着眼于高效使用协辅警力,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把治安巡逻、110处警、应急处突、“窗口”服务、值班备勤、文秘宣传等岗位作为优先安排方向,制定人员分配计划,做到不盲目招录,不超编招录。

  2.规范程序。本着“公开、公平、择优”原则,会同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劳务派遣公司,研究制定招聘录用方案。根据岗位需求,严格制定录用人员的政治标准、身体标准、文化标准和技能标准,并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开。按照“热爱、专业、职业”三个基本要求,确定“自愿报名、政治考察、身体检查、文化考试、培训考核、集体研究、签订合同”七个招录程序。对每一名进入招录程序的人员,建立信息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效避免了循私招聘、循情招聘等不良现象发生。

  3.岗前培训。把岗前培训作为择优录用的最后一道程序,对预备录用人员进行再一次考核筛选,培训内容以基本队列、擒敌拳、警棍操、盘查、抓捕技能等科目为主,通过培训考核,确保有能力、能吃苦、有敬业精神的人员选拔进入公安机关工作。2014年,组织对100名预录人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岗前培训,淘汰不合格人员7名。

  三、规范内部管理,实行以制管人

  1.建立职责和行为规定。制定《协辅警岗位职责任务》、《澧县公安局协辅警内务条令》,从基本职责、主要任务、行为方式、限制条件、法定程序和纪律要求等方面作出细化,使协辅警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醒的了解和掌握,明晰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怎么干,增强职业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确保整个协辅警队伍作风严谨、运行有序。

  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澧县公安局协辅警绩效考评奖惩办法》,将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纳入考评范畴,合理设置考评项目、期望标准和标分权重,采取奖分、扣分的方式予以评分。考评采取月考评和年度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月考评结果与当月绩效工资挂勾,年度考评以月考评结果为基础,结合上级表彰、立功等其他个人突出表现进行综合评分,考评结果与年度评先评优、福利待遇挂勾。

  3.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制定《带队带班民警行为规范》,并建立带队带班民警连带责任机制,强化带队带班责任,着力破解“不当使用”问题。制定《协辅警行为“十准”“十不准”》,架设协助执法“高压线”,对不作为、缓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从严追究。近三年,协辅警队伍中受到警告教育17人,禁闭2人,辞退7人。

  四、规范教育培训,打造过硬队伍

  1.以党建带队建,着力加强协辅警党团组织建设。组建党小组3个、分别参加所属民警党支部活动;组建团支部1个,选举产生团支委,按照团组织要求开展组织生活。针对协辅警党员、团员工作岗位相对分散,特别是新进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归属感低等实际,组织开展了评选“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我为警徵添光彩”、“党旗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和篮球、羽毛球、拔河、书画等文体活动,有效增强了协辅警党员、团员的政治身份意识,让协辅警党员、团员树牢宗旨信念,在平凡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三年,协辅警队伍中有9名党员立功受奖,15名团员被评为全局先进个人。

  2.坚持素质强警,着力加强协辅警教育训练工作。为使协辅警更好地满足岗位需要,每年初,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协辅警年度政治业务教育训练规划》。在学习时间上,明确规定:每周二下午为专门学习时间;在学习形式上,采取政治教育与业务学习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理论讲座与实战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在督导落实上,实行一月一安排、一周一检查,并实行达标考试考核机制,一月一次技能考核,一年一次文化考试,凡不达标人员,进行集中待岗强化训练,对限期内仍不能达标人员,予以辞退。通过这些措施,在协辅警队伍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训练氛围。近年来,评选协辅警学习标兵10名、警体技能训练标兵5名、计算机操作能手5名,协辅警撰写发表各种调研论文、经验文章17篇。

  3.建立督察机制,着力提升协辅警队伍的监督效能。采取日常督察与重点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将协辅警的督察与民警的督察同步部署,同步展开。建立警风警纪监督岗,定期召开议警评警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对协辅警的意见、建议,及时纠正协辅警的工作偏差和纪律作风问题。制定《协辅警辞退条例》,对督察中发现的违法违纪协辅警人员,凡符合辞退条件的,坚决予以清退。

  4.定期交心谈心,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一岗双责”,协辅警的带队带班民警既是协辅警在工作上的师傅,更是管理协辅警的直接责任人。要求带队带班民警必须每月与协辅警交流沟通一次,交心谈心一次,了解和掌握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加强指导教育和关心帮助。对存在违纪违规苗头的协辅警人员,及时开展警示谈话教育,加强疏导纠正,把苗头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达到挽救教育效果。

  五、规范劳务保障,维护合法权益

  1.争取县级财政保障。采取专题汇报协辅警管理工作的方式,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先后召开协辅警管理县长现场办公会议3次,并以会议纪要形式予以落实,人员编制由2012年的80名增加到350名,人头经费由年人均2万元提高到2.8万元,服装、装备等支出经费实行专项解决、专款专用。

  2.建立权责明晰的劳务关系。协辅警采用劳务派遣制,与派遣公司(宏达保安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由派遣公司负责工资、福利发放以及社保、医保、工伤、意外伤害、失业等保险的核算和购买;公安机关与派遣公司签订用工合同,由公安机关负责日常管理,其中绩效工资与公安机关考评成绩挂勾。

  3.加强劳务保障的监督。采取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由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履行专门监督,警察协会和协辅警工会代表负责日常监督,用监督维护合法权益,用监督提升劳务合同执行力。2013年以来,为所有协辅警购买了“五险一金”,并保证了工资、福利的按时足额发放。

  (澧县县委政法委)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