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治建设 >> 详细内容

唱响检察“好声音”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2-12-13 09:43:29 【字体:

——市检察院推进司法文明工作纪实

  最近,路过市检察院的有心市民会发现,正大门的门柱上多了一块金灿灿的牌匾: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基地。这块看上去很普通的牌匾,在全国只有6家基层检察院享有。11月20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清生远赴郑州,参加了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国政法大学与郑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承办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基地授牌仪式暨新刑诉法背景下量刑监督工作研讨会”,捧回了这个沉甸甸的荣誉。

  什么是司法文明?有关专家认为,就是指由人类建立的特定国家机关在长期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法律文化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总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司法领域中的表现。近十几年来,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带动下,中国司法文明的进步有目共睹,严格公正执法、尊重和保护人权、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等司法文明理念在执法者和公民中逐步深入人心,全社会的人权意识普遍增强。在倡行法治的今天,戒绝特权蛮横,坚持以人为本,增进司法文明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地司法机关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尝试,加速了促进司法文明的嬗变。常德市检察机关推行的“五个一”执法为民模式、科技兴检、加强执法办案的全程监督管理便是其中的典范。

注重干警文明素养养成,培养司法文明理念

  就在被确定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基地的前3个月,该院还有一项荣誉被载入院史:8月20日,该院公诉一科副科长钟颖当选了“湖南检察职业道德标兵”,记一等功,成为全省检察干警学习的楷模。

  这是市检察院干警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硕果,也是全院自觉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通过教育转变司法人员工作理念,进而规范文明行为,更是全院开展司法文明建设工作的首要条件。为此,市检察机关按照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的目标,严格职业准入、提高职业能力、树立职业形象、提供职业保障、实施职业监督,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此从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各个方面来提高司法人员的文明素质,全面培养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检察执法理念。

  今年,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的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将文明创建与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一包双联”、“政法干警下基层”活动和创先争优等活动紧密结合,检察干警走村串户,下到田间地头了解和收集群众对社会治安、检察机关文明执法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抓规范、促公信、树形象”为主题,推进法治常德建设,开办“法治常德检察巡讲”,广泛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以此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营造和谐的检民关系。

  除规范干警行为之外,该院也从未间断过对他们内功的修练。每月一期的“法治常德检察讲坛”,邀请国内顶尖专家讲课;11月份,组织百名干警赴京充电,到国家刑事科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新刑诉法实验与检察官执法能力提升高端培训。

  如此高密度、高水平的素能培养,也让“司法人员的形象、行为本身就是司法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检察干警的心中,给他们带来了由外向内的变化。

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树立司法文明意识

  “选择检察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就意味着公正执法、刚正不阿,意味着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就更应无怨无悔……”在今年11月6日揭晓的全市检察机关书画诗词摄影作品展中,来自桃源县检察院的欧阳荣华以一首赤诚豪迈的朗诵诗《职业的选择》,高票获得了诗词类一等奖。可以说,这是所有检察干警的心声。

  法律赋予检察工作神圣职责,日积月累的培养教育,让检察文化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强大的向心力。翻开常德市检察院院史,会发现它是多年的“老先进”,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多块金字招牌,彰显着辉煌的过去。

  文化是人立身之本。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要从他的观念着手;同样,若要推进检察系统司法文明建设,就必须从检察文化切入,不断树立干警的司法文明理念,方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带动队伍建设,以队伍建设力促司法文明,是新一届市检察院领导班子的共识。2012年以来,他们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廉政文化、行为文化体系。

  首先是文化基础建设。今年来,市检察院先后建成院史陈列室、法律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道德讲堂等场所,他们在干警中广泛征集座右铭和文化理念,在院里张贴警示、警句、格言。此外,还举办了“检察官之歌”文艺汇演、“正义杯”篮球赛、诗书画影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与丰富检察文化载体与形式,将检察文化教育深入人心。

  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从2011年4月起,市检察院开始试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一年来,排查出696个廉政风险点,并制定了678项措施加以防范,出台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手册》,给检察官的权力装上“GPS”。该院还定期举办廉政建设专题讲座,由刘清生检察长亲自为干警上廉政课。

  与此同时,该院还积极组织干警帮扶困难群众、履行社会责任。今年来,共走访慰问贫困群众250余人,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6.5万元,为建整扶贫和新农村建设联系点落实修路、抗旱、抗洪资金100多万元。

严格规范执法办案,创新司法文明手段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办案是实施法律监督最重要、最有力的手段。如何确保严格依法办案,防止检察权被滥用,既是司法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市检察院领导班子关注的重点问题。今年来,他们组建了案件管理中心,利用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对执法办案活动实施全程监督管理,不断创新司法文明手段。

  市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于2012年1月正式启用运行,至7月份,全市九个基层检察院均成立了案件管理部门。案件管理中心,有着案件受理分流中心、办案流程监控中心、法律文书管理中心、执法质量评查中心、执法状况考评中心、工作数据统计中心六大块职能,从而把强化内部监督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起案件和每一个执法环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防止检察权滥用,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2012年,全市检察机关统一受理和备案各类案件4800余件,对办案期限和羁押期限预警发出案件流程监控通知书71份,从程序上严格规范了执法行为;在质量考评上,全市案件管理部门共组织集中评查120次,评查各类案件2336件,集中讲评案件40次。

  以案件管理中心为引导,今年6月28日,市检察院在互联网门户网站建成并启用了执法办案网上监督平台。该平台由检务公开系统和案件查询系统两大子系统组成。通过检务公开系统,可以查询、了解全市检察机关的单位概况、检察职能、机构设置、执法依据。通过案件查询系统,可以查询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各类案件的诉讼过程和处理结果,查询人员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违法违规办案行为提出控告、申诉,使检察办案置于社会公众完全的监督之下。目前,该平台的点击访问量已达1万余人次,有310人次与检察长进行了互动,收集批评、意见、建议70余条。

切实加强执法为民工作,牢记司法文明理念

  不管是建设检察文化,还是规范执法,归根结底,检察院的工作宗旨就是立检为公、执法为民。随着时代的发展,检察机关的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亦在不断完善,但这八个大字巍然不动。

  今年5月22日,常德市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执法为民工作的意见》,以二十条过硬措施打造出“一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一个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径、一条人民群众反映涉检诉求的畅通渠道、一个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的信息平台、一个舒适温馨的群众接待场所”的“五个一”工作模式,其工作目标就是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今年来,市检察院坚持服务和保障民生的执法导向,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组织市县两级检察院开展查办医疗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惩治侵犯人权犯罪专项行动、“限期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群众权益”专项督导活动,使10件久访不息的老大难涉检信访案件得以息诉罢访。实实在在的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好评,在全省政法系统的民调测评中,该市检察系统10个单位的公众评价得分均较往年取得较大提升。

强化执法活动科技手段,改善司法文明条件

  走进市检察院信访接待大厅,宽敞舒适的沙发、温馨的宣传标语、各种门类的报刊杂志,无不体现了便民举措的人文化、个性化和细微化的司法文明。今年初,刘清生检察长上任伊始就在党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升级接待人民群众的软硬件环境,使信访接待场所的建设水平与检察机关的办公条件保持一致,让人民群众踏进信访接待室开始,就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于是,该院建起了高标准的群众来访接待大厅,添置了电子显示屏和检务公开触摸查询系统等一系列便民利民设备,设立了检察长视频接待系统,心理疏导室和律师接待室,让来访群众直接与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或接待人员联系沟通,减少奔波之苦,为来访群众营造出一个温馨的、人性化的接待环境。

  2006年,市检察院在全省检察系统率先建成了高标准的办案工作区同步录音录像系统。6年来,经过两次升级改造、两次范围延伸,全市检察机关现已形成由10个检察院的办案工作区、9个看守所的检察专用审讯室、51个询问点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同步录音录像平台。经过领导授权,对每一个询问点,指挥中心、专网上的电脑均可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指挥调度活动。今年,该院还成立了大要案侦查指挥协调中心,投入近600万元建成信息协作查询系统和技术侦查系统。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的要求,市检察院对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和对重要证人的询问都进行了全程、全部、全面的同步录音录像。高科技手段使执法办案活动更加阳光透明,从而大大减少了违法办案行为的发生,从根本上杜绝了对犯罪嫌疑人的体罚虐待和刑讯逼供,有效保障了各种强制措施的规范运行,促使办案人员转变办案作风,规范办案用语,尊重当事人人格,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

  正是基于司法文明工作的深入推进,常德市检察院多项工作领跑全省,今年8月份,全省检察长会议在常德召开期间,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孙建国在视察市检察院后指出,常德市检察院侦查技术设备的智能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在全省领先,工作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现在,市检察院已经接待了来自安徽、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市检察院的参观学习团10多批,影响力也逐步从湖南走向全国。

  (市检察院  佘建中 雷蕾)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