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队伍建设 >> 政治建设 >> 详细内容

春风拂暖顺水村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2-04-16 17:04:52 【字体: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英平深入临澧县修梅镇顺水村开展“单位联点”工作

  为严格落实全省政法部门“一包双联”工作,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4月9日上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英平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彭德树、市委政法委副处级纪检员伍宏等陪同下,带领13家点村后盾单位代表,冒着绵绵春雨,来到临澧县修梅镇顺水村,深入群众走访慰问,共叙家常,共话愿景,为顺水村党支部建设和经济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修梅镇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国元勋林伯渠以及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的故乡。顺水村处于该镇中部,共有8个村民小组,198户,总人口635人,中共党员19名,无集体经济和企业,无集体收入,无正式村部,负债17.8万元,是修梅镇基层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落后的“困难村”。“要办点就是要办这样条件差、底子薄的贫困村,一张白纸好画美好的图画嘛!”在顺水村租借的2间破乱不堪的民房“村部”里,何英平给党员、给村民带来的 “见面礼”就是信心和决心。室外凉风习习,屋内气氛热烈,村支部书记带头鼓掌:“顺水村近几年名不符实,既不顺风,也不顺水,何书记一到,我们的春天就来了!”。村民代表纷纷向何书记反映村组困难和农民的心愿,提出增产增收的设想和脱贫致富的愿望;支部党员积极向何书记汇报支部建设和组织生活情况,提出带头创先争优、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构想。何英平与他们促膝交谈,并特别指出:“开展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农村生活提质,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最紧迫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党员活力工程,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优先解决好水利沟渠和道路出行的问题。村党支部要以人为本,循序推进”。何英平强调,联村办点要善抓根本,克服纯粹以资金扶持办点的思想。要注重引导基层组织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发展理念更新,引导农民素质的提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仅靠后盾单位在自己身上挤资金联村办点无疑是杯水车薪,成不了气候,划不了大圆。关键要多方联动,后盾单位要为农民多出主意,想办法,提高其“自身思变”的本领,同时利用自身职能优势对接扶助项目,给予法律文化、政策理论、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和争取资金等综合支持;镇、村两级要着力引导农民自强素质,党组织要积极主动为农民创造条件,启动农民特别是党员的智慧,同时精心寻求政策支持,科学性、策略性地开展工作。

  下午2时,何英平带领后盾单位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春耕春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她对随行人员说:“要以顺水村示范办点工作带动修梅镇整个农村示范片,力争通过2年时间,把修梅镇农业示范区建成典型的红色休闲旅游重点景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区”。随后,何英平走访慰问了该村部分困难户。76岁的残疾老人汪玉珍手拿慰问金,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何书记一句“我会再来看您!”的暖人话语,让这位只有一只手掌的老人拿衣角连连直拭眼睛。

  在修梅镇政府,何英平组织召开了临澧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场办公会。她强调,农村联点示范工作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老百姓“收入、宜居、宜休闲”,因地制宜拿出科学规划;二是要坚持积极作为,各级党组织要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敢于直面困难,主动解决矛盾,努力克服一切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三是要坚持夯实基础,做实农田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建设,推进农村法治文化、草根文化等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四是要坚持挖潜特色,根据修梅镇的历史、地域特点作活林伯渠故居红色旅游这篇文章,传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整合资源,策略推进。

  (市委政法委政治部  徐明刚)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