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花在这里盛开
——市检察院廉政文化建设巡礼
走进常德市人民检察院侦技大楼办公大厅,就像走进了一个特色的文艺展览厅。“廉政三字经”巍然醒目,“检察魂”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还渗着汩汩的墨香……在2012年全市检察机关书画诗词摄影作品展中,这107件丹青妙笔,共同构成了一幅让人肃然起敬的廉政图。
作品展是市检察院众多廉政文化建设的举措之一,潜移默化的教育,使清正廉洁意识牢牢占据了检察干警的心。
构建廉政文化,在干警心中辟一方净土
“我以为,选择检察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就意味着公正执法刚正不阿,意味着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就更应无怨无悔……”11月6日,作品展获奖情况揭晓,来自桃源县检察院的欧阳荣华以一首赤诚豪迈的朗诵诗《职业的选择》,高票获得了诗词类一等奖。可以说,这是所有检察干警的心声。
翻开常德市检察院院史,会发现它是多年的“老先进”,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如何让这样一个光荣的集体继续保持先进的势头,是该院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决策者们看来,着力构建廉政文化,在干警心中辟一方净土,是工作的关键。
这首先需要的是外部的标杆建设。从2008年初开始,市检察院先后建成院史陈列室、廉政书画室、廉政教育室等设施,在干警中征集座右铭,面向科室征集执法理念,在院里张贴警示、警句、格言,设置图书室、电子阅览室、道德讲堂等活动场所。此外,市检察院还坚持举办廉政文化文艺汇演、“正义杯”篮球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将廉政文化教育由外向内地深入人心。
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检察权力装上一个“GPS”
“立案审批程序合法”、“采取强制措施合法”、“搜查程序合法”、“冻结扣押赃款赃物合法”、“履行告知、送达程序合法” ……今年10月30日,市检察院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正在对该院反贪局办理的某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贪污受贿要案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审查,这是该院今年来审查的第32件自侦案件。
“今年市委提出了建设廉洁常德的战略目标,作为检察机关,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更要绷紧自身反腐这根弦,强化教育、制度和监督制约。”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清生认为,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始终把它放到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环境熏陶只是一部分,制度建设才是廉政工程中的“重头戏”。
从2011年4月起,市检察院开始试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一年来,排查出696个廉政风险点,并针对性地制定了678项措施加以防范,出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手册》,给检察官的权力装上“GPS”。与此同时,定期举办廉政建设专题讲座,刘清生检察长亲自为干警上廉政课。
构建“五个一”模式,为群众工作搭一个平台
“莲”有着一种奉献精神,出淤泥不染,廉与“莲”谐音。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设廉政文化也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宗旨。市检察院实施了系列举措,来实现廉政的意义与价值。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执法为民工作的意见》,拿出二十条硬措施,形成“五个一”工作模式:一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一个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途径、一条人民群众反映涉检诉求的畅通渠道、一个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的信息平台、一个舒适温馨的群众接待场所。
今年8月份,我市普通市民赵志福冒着生命危险英勇救火,感动了常德,但他也因此大面积烧伤,还背上了巨额医疗费。9月19日,市检察院为赵志福发起了募捐活动,短短三十分钟时间,全院干警就自发捐款9500元,为赵志福雪中送炭。
这也是检察系统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难”的一个实例。今年来,市检察院组织检察干警到工厂、学校、乡村、社区开展了解社情民意、访贫问苦、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等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组织《法治常德·检察巡讲》活动57次,组织法律咨询活动73次,走访慰问贫困群众250余人,干警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20多万元,市检察院为建整扶贫和新农村建设联系点落实修路、抗旱、抗洪资金40多万元。
(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