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排头兵 谱写为民情
近年来,鼎城区法院下辖7个人民法庭,始终坚持以提高司法便民利民服务水平为核心,勇当司法排头兵,积极发挥政法基层堡垒作用,谱写了司法为民的新篇章。
一、严作风,提质效,让群众“安心”
1、强宗旨,树形象。各人民法庭通过深入开展党员春训、人民法官为人民、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司法公正常德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宗旨,践行群众路线,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大走访活动3次。通过案件回访,对涉案群众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拉近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在法庭与辖区群众之间搭起了连心桥。近年来,灌溪法庭、蒿子港法庭先后被评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公正司法示范庭”,11人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
2、治“六难”,提质效。近年来,各人民法庭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六难问题,对症下药,不断提高办案质效。诉讼案件年均结案1100余件,诉讼案件当庭裁判率达90%,结案率达96%,案件执结率达80%。一是坚决纠正在接待工作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衙门作风,设立投诉电话及投诉意见箱,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促使干警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意识。二是完善基层立案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群众诉讼。通过建立审判执行联络员制度,聘请39名联络员,在辖区各乡镇建立便民服务站,及时受理群众诉求,提高立案效率。三是依托数字化法院系统,对案件流程进行全程督导监控,定期对办案人员办结案情况进行排序和通报,扩大和规范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做到简案快办,提高审判效率。四是多措并举,提高执行效率。集中力量开展执行积案专项清理,充分利用司法查询网络、执行信息网络等信息平台的支撑,提高财产查询效率,积极实施信用惩戒,注重加强与基层组织、行政职能部门的联络,构建社会共同参与的执行工作联动机制。
二、优队伍,促事了,让群众“放心”
1、强素质,打造过硬队伍。一是优化学历结构。近年来,公开招录人员中先后有25名审判、执行干警均被优先安排至基层法庭锻炼。所有法庭干警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有力地提升了法庭业务素质。二是优化年龄结构。各人民法庭40岁以下干警现共有15人,占人民法庭干警总数比例的60%,打造了一支年富力强的法庭队伍。三是强化业务培训。近三年来,先后有2人被推送国家法官学院学习深造,30人次被送往省法官学院、司法警察学校培训学习,为法庭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重调解,促进案结事了。积极构建“联调联动”的矛盾化解机制,依托党委、政法的支持,通过整合乡镇人民调解员、法院审判执行联络员、人民陪审员的人力资源,集聚乡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人民调解组织之力,打造“农情乡解”平台,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近三年来,各法庭运用“联调联动”机制,在立案前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件,民事诉讼中调撤案件2090余件,调撤率达65%。
三、强管理,接地气,让群众“舒心”
1、夯实驻庭制度。 进一步完善《鼎城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管理制度》,严格法庭驻庭制度,由政工室、监察室组成督查组,不定期督促检查,让驻庭成为干警的行为自觉。进一步改善法庭生活条件,先后对各法庭进行了翻修,并添置电视机、空调、热水器、冰箱等生活设施,让干警安心驻庭。设立法庭“干警联系牌”,将标有法庭干警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和去向动态的“干警联系牌”设立在各法庭大门前,让当事人及时地知道每个干警的去向状态,既方便群众及时联络反映诉求,也使干警的工作状态处于群众监督之下。
2、落实就地办案。将法庭巡回办理案件纳入了全院年度目标考核的范围,近三年来,各法庭深入辖区乡镇、村组开展巡回办案300余件,其中巡回开庭审理案件130余件,巡回审理覆盖面达100%。一是根据农村忙闲差别,临时开设“假日法庭”、“田间法庭”,集中调解矛盾纠纷;二是对老弱病残的当事人,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就地立案、就地审理;三是对案情简单、标的较小、争议不大的案件,在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后,启动速裁速调方式,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加大巡回办案力度,就地解决纠纷,畅通了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便利诉讼的需求。
(鼎城区法院 易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