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惩戒显奇效 7年老案一朝结
9月15日,被执行人刘某主动找到法官,要求自动履行生效法律判决,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请求人民法院尽快将其名字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撤销。
这是一起拖延近7年的执行老案,申请执行人施某早在2008年就已经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被执行人刘某偿还其借款。人民法院无法找到被执行人财产,被执行人也拒不配合执行。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后,执行法院依法将被执行人纳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今年8月份,被执行人因经营过程中需要融资贷款,但因其已被纳入失信黑名单,银行拒绝发放贷款。被执行人刘某终于意识到其错误。主动找到法院要求履行债务。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将执行款10.5万元交到申请人手中,拖延近7年的执行老案得以顺利化解。
今年以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种有效的信用惩戒手段在常德两级法院得到大范围运用,半年多来,先后有159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公布。两级法院在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信息发布屏、常德电视台等进行公开曝光,效果明显,超过20%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律义务,申请撤销名单。
(市中级法院 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