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法治建设 >> 执法监督 >> 详细内容

常德交警坚持“四化”推进规范执法建设深入开展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4-05-23 18:27:09 【字体:

  常德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紧跟国家法制建设工作要求,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紧抓执法规范化建设这个“牛鼻子”和“生命线”,不断在执法制度建设、执法监督体系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加强执勤执法示范岗建设、服务群众举措等方面提力度。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大队坚持“四化”,即:常态化监管、制度化规范、制约化监督、人本化服务。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坚持常态化监管。大队总支一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是基础、效能是要求、满意是目标、和谐是追求”为工作主线,牢固树立“规范执法从细节入手、服务群众从小事做起”的工作理念,通过狠抓建章立制、教育培训、排查整改、舆论宣传、监督考核等各个工作环节,端正民警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并把让人民满意作为大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监督和社会监督,努力实现了“三高三少”,即:队伍形象高、执法质量高、群众满意度高,群众信访投诉案件少的总体工作目标,达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和谐统一。

  一是高标准建组织。大队成立了以大队长为组长、主管法制工作的副大队长为副组长,其他大队领导和大队专职法制员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监督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强化监管。1、路面执勤中队建立兼职法制员。大队在执勤中队内部设立了法制员,监督中队民警的执法、执勤、法律文书的使用等各方面的规范情况。2、事故处理中队设立专职法制员。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设立专职法制员,不参与具体事故处理,专门负责对事故案卷进行审查,同时监督办案民警的办案情况。3、大队聘请行家担任专职法制员。大队返聘原支队法制科科长姚晓琳担任专职法制员,对大队的法律文书、执法记录仪、各类台账进行管理,同时对执勤中队和事故中队进行法制监督。

  二是高要求定规范。大队以省市交警部门“道路交通管理评估细则”为准绳结合大队实际制定了以《联带包创层级化考核细则》为总纲,以路面执勤执法和交通事故处理两个子规范为重点的制度框架作为执法考评和监管的指挥棒,将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和目标考核整合汇编为“手册”,每年对接上级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成为足以全程监管全盘工作和全体民警行为的规范性蓝本。

  三是常态化严监管。为避免监督考核走过场或流于形式,大队在制定监管实施办法过程中,坚持与基层交警工作实际相结合,与交通民警工作勤务密切联系,与岗位目标考核内容相对应,力求操作简便易行、流程清晰、持续性强。对执法质量考评和监督实行联责分担,轮值督导,保证了监督考核的公平公正和持之以恒。

  二、坚持制度化规范。近年来,大队从解决执法不公正、不廉洁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注重“抓教育、抓规范、抓监督、抓示范”,着力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民警执法形象。

  一是突出重点,细规范。2014年,大队先后修订完善了一个“办法”(《联带包创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两个规范”(《路面秩序管理工作规范》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以此作为指导全队民警执勤执法、协警和工作人员工作制度基础。同时,大队将规范主要内容在报刊、网站上广泛进行公示和宣传,同时召开大会,将“规范”发放给新闻媒体记者和执法形象监督员、企业代表,请他们监督执法。大队建立和完善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内部配套相关制度包括7个方面:1、制定《民警精细化考核办法》,从制度上规范民警的的执勤执法行为。2、制定《协警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协警的执勤、值班制度。3、制定《接处警制度》,不断完善各类台账,建立了接处警、法律文书登记、扣留违法车辆、暂扣证件等各类台账,使执法工作朝数据化发展。4、制定《规范非现场执法工作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非现场执法的各项程序规定,杜绝了隐蔽执法、乱执法和不公正执法现象发生。5、制定《执法记录仪的管理使用制度》,从制度上完善执法记录器的管理和应用。6、制定《执法电话回访机制》,根据报警台账、违法处理信息、事故处理信息分别电话或短信回访当事人,全面掌握民警的执法规范情况。7、制定《案卷评比讲评制度》,大队定期组织对各类案卷进行检查评比,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讲评,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8、制定《重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集体决定制度》,大队对死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重大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或责任难以划定的交通事故实行责任认定集体决定制度,最大限度避免执法不公现象发生。

  二是强化培训,提素质。为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大队在抓教育培训工作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民警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考核要求,通过开展“全岗轮训、查摆特训、层层滚训”的教育培训形式,提高民警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仅2013年,大队就采取各行形式培训民警近500人次。

  三是规范执法,重“示范”。为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大队以“示范岗”作为提升队伍执法形象和管理服务水平的窗口和试验田。大队自2009年以来,每年在辖区设立4个规范执法示范岗和一个女子护校示范岗。“示范岗”活动开展以来,大队实行日(周)督导、月(季)讲评、半年回访、年终总评,确保了示范活动常年开展,活动内容推陈出新。我队有“育才路口示范岗”和事故处理中队荣获全省规范执法示范中队。

  三、坚持制约化监督。大队总支非常重视规范执法工作,把其作为全年首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长效执法考评机制,明确各个层面规范执法的标准。

  一是从解决问题着手,规范办案流程。大队建立由案件受理到案卷归档一整套规范化执法办案操作流程。具体包括受案、调查报告、下达事故认定书、事故认定送达当事人、抽卷送审、退办整改、归档七个时段。按照流程操作,既有利于领导把握办案进程,也能让民警清晰办案思路,更能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便于案卷集中统一管理。

  二是从执法案卷着手,实行“一案一评”。大队长期坚持法制员考核评审制度,确保执法案卷无差错,全案随机抽查无退办。同时,积极推行民警执法办案网上联动考核,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的全程管理监督。2013年,在支队执法质量考评中,我队达到案卷全部合格,取得了全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是从精细考核着手,坚持长效监督。大队成立了专门的“考核办”,由值日大队领导负总责的考核领导小组。在考核体系设置中,设立了日常警务考核、领导督导考核、执法质量考核、民主监督考核四个考核主体,通过“建立和完善对接到位的操作机制、主体到位的责任机制、量化到位的目标机制、常抓到位的管理机制、评比到位的考核机制、兑现到位的奖惩机制”等六大机制,按照“日清、周评、月结”工作要求,加强对民警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真正做到没有问题早防范,存在问题早发现、一般问题早纠正、严重问题早查处,用制度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全体岗位民警的执法行为。

  四、坚持人本化服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大队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不断强调人性化执法,加强社会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

  一是立足服务群众,不断创新措施。大队把丰富服务手段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改进工作、创新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无论是窗口优质服务,还是建立交通管理服务站、完善驻企业警务机制;无论是开展重点违法整治,还是出台服务群众十条措施;无论是交通事故实行快处快赔,还是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人民调解;无论是“驻社联村”走访群众,还是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无不体现了大队以人为本,和谐执法的理念。

  二是立足执法“创满”,强化社会监督。大队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对工作进行视察和评议,结合“驻社联村”、走访群众、电话回访等活动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和举办“警营开放日”加强沟通联系,实行大队领导接访日和建立媒体监督网络,发现新苗头、掌握新问题,全方位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查漏、纠错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力。

  (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 刘小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