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法治建设 >> 执法监督 >> 详细内容

基层政法委在公正司法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2-10-24 19:59:58 【字体:

  近年来,政法机关公正司法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的主要任务是以群众满意为切入点,通过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司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等手段,完善公正司法体系建设,创造公正、公平、可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狠抓政法队伍建设,锻造公正司法作风

  队伍建设是政法工作永恒的主题,队伍作风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结合公正司法建设要求,重点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公正司法教育。坚持定期学习制度,通过重温政法队伍各项纪律、禁令,组织警示教育和政法干警访民情、听民声等活动,进一步树立政法干警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价值观。二是开展公正司法自查剖析。针对在执法检查、案件评查、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等执法监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执法讲评,组织干警对照廉洁司法要求,查找自身差距,开展自我剖析,撰写心得体会,并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开展公正司法作风整顿。拓展开门评警参与面,广泛征集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坚决纠正司法不公、不廉等问题。

  二、突出规范司法行为,夯实公正司法基础

  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政法工作的最本质要求。规范司法行为,推进司法公正,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规范司法自由裁量权。落实量刑检察建议制度、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和党内联系会议制度,进一步统一和规范量刑建议的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将量刑纳入法院庭审程序,实现量刑公正和均衡。二是突出司法公开。全面推行“阳光司法”,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司法活动中的运用,坚持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网上公开制度,完善司法听证、裁判文书上网等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加强与人大、政协、纪委及宣传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扩大监督参与,形成监督合力。健全举报网络,对群众投诉、涉法涉诉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门力量核查。四是严格执法考核。从执法的实际效果、当事人的满意率、社会评价的公信度、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等方面制定科学的执法评查机制,严格考评奖惩,实行执法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并完善执法档案,将执法绩效与干警的政治、经济利益紧密挂钩。

  三、化解涉法涉诉信访,凸显公正司法实效

  政法机关投身公正司法建设,不仅要从源头预防司法腐败,更重要的是花大力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让群众从实践中感受公正司法建设成果。重点完善、落实四项机制。一是改进接访机制,畅通信访渠道。推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政法部门联合接访制度,随访、随批、随转,专人督查,提高初访化解成功率。二是完善因案施策机制,化解重大疑难案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案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四定一包”责任制,即:“定领导、定专人、定方案、定时限、包案结事了”。坚持“情、理、法、疏、帮、济”多措并举,努力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严格依法,疏导情绪,扶贫帮困,适当救助。对案情复杂、解决难度大和赴省进京上访的重大疑难积案,由政法委挂牌督办,实行科局、乡镇一把手包案。三是完善司法救助机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设立涉法涉诉救助资金、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金,纳入财政预算。制定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多办事”,严格审核把关,统一救助尺度,防止简单地“花钱买平安”,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攀比,有效防止因未能破案、执行未果等引发新的涉法涉诉信访。四是完善依法治理机制,规范信访秩序。对无理闹访,影响信访秩序的,坚持说明解释、批评教育;对违法闹访的,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收集固定证据,依法及时予以处置。

  (鼎城区委政法委纪检组长  曾频德)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