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法治建设 >> 执法监督 >> 详细内容

津市法院南区法庭上诉案件“零改判”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0-09-19 15:34:21 【字体:

  “上诉案件被维持,这既是中院对我庭办案工作的支持,也是对我庭办案质量的一次间接肯定,作为负责人我感觉很欣慰,没有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津市市人民法院南区法庭庭长于海燕得知该庭今年上诉的7件案件全部维持的结果后于是说。

  抓住业务学习“牛鼻子”不放松。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南区法庭意识到过硬的业务功底是确保案件质量的关键,为此,该庭干警积极参加津市法院开展的“学习型法院”建设活动,合理安排时间,轮流参加各种培训、学术讨论,他们感受到了最新的法律知识和前沿的学术观点、法学理论;推行每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即每周星期五下午为庭里集中学习日,内容主要包括对部门所办的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总结、评析,请上级院的理论专家及本院的办案能手讲经验、谈体会,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强化理论调研,为案件正确裁判提供智力保障,该庭紧紧围绕审判中心工作,对审判活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力量创造性地开展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召开广泛的专题讨论会,分析研究,然后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分析归纳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寻找法律依据或依托法理精神进行论证,形成内容翔实,针对性强,有法律、法规或理论依据,可指导审判实务的理论文章,切实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复杂法律问题,破解制约审判工作发展的瓶颈环节。

  疑案难案常“会诊”。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南区法庭充分利用每位干警的法学智慧,对疑难复杂案件常以会诊的形式由全庭干警共同研讨如何确认案件事实、适用法律及解决方案,当集体会诊意见与合议庭合议意见或独任审判员拟处理意见不相一致时,提请民法庭讨论或将案件提请院长交审委会讨论,自开展会诊制以来,该庭坚持每月两次对疑难案进行会诊,截至2010年8月,共讨论各类疑难案件70多件,确保了审结案件在程序、实体和法律适用上处理正确, 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铁案”围墙扎得牢。落实科学的制度是保障案件质量的有效手段,南区法庭对照院制定的《加强案件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以及《案件质量跟踪制度》等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保证了办案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有序;同时该庭每位干警都树立了“铁案”意识,严格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确保引用法律法规条款正确完整,并在庭前准备、庭审过程、文书制作、卷宗归档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把每一案件都办成“铁案”。

             (津市市人民法院 田凌 李昌典)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