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常德市检察院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检察文明之师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7-06-05 17:04:46 【字体:

近年来,常德市检察院积极落实游劝荣检察长在全省首届青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青年干警成长规律和青年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关心青年干警,重视青年工作,汇聚青春能量,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检察文明之师。全市检察机关先后有2名干警获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先进个人,1名干警获全省检察职业道德标兵,21名干警获全省检察机关业务标兵、办案能手。

一、着力打造青年干警干事创业的舞台。一是让青年干警参与检察决策。出台《青年干警列席检察委员会工作制度》,安排青年干警每年至少列席检察委员会2次以上。在制定重大政策和决定涉及青年干警利益的事项时,广泛征求青年组织和青年干警的意见建议。二是着力培养青年干警的专业素能。注重因材施用、人尽其才,市检察院将1名公诉办案经验丰富、熟悉未成年检察工作的干警调整为未成年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将多名具有民商事法律专业背景的干警调整到民事行政部门工作。市、县两级检察院还重点安排青年干警到公诉、自侦等检察业务部门锻炼,促进青年干警更好地成长成才。三是大胆提拔使用青年干警。市检察院先后提拔2名35岁以下干警任部门正职,安排2名干警到基层检察院挂职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安排1名干警挂职乡镇副乡长。在全市检察机关258名40周岁以下青年干警中, 37人任中层领导,73人成为首批员额检察官。

二、切实加强青年干警的教育和管理。一是成立青工委。市、县两级检察院认真贯彻省院的部署和要求,均成立了凝聚青年干警的青工委。出台《青年干警管理规定》,建立青年干警微信群,加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学习交流、相互促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二是扣好入职纽扣。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青年工作始终,引导青年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入检誓言,增强检察职业认同感和尊崇感。先后组织300余人次参加“荷花品格、梅花精神”廉洁文化专题报告会、“坚定理想信念,忠诚检察事业”演讲比赛等活动。三是强化外部监督。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检察官履职评议中,先后组织30多名青年办案骨干现场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及人大代表现场评议,经评议的青年干警全部被评为优秀等次。市检察院被评为司法公正常德行暨检察官履职评议活动先进单位。

三、全力培养“三型”青年干警。一是培养专业型干警。制定《常德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计划》,先后组织63名新进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两议(公诉出庭评议、自侦案件一案一评议)五评(评选业务标兵、优秀文稿、优秀案件、优秀法律文书和优秀笔录)活动。举办青年干警辩论赛,增强干警的法庭辩论能力。创建常态化的学习交流制度,规定检察业务部门每周一组织案件交流研讨。二是培养活力型干警。成立篮球、羽毛球、登山等运动兴趣小组,组织青年干警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全省“湘检杯”羽毛球团体赛和篮球赛中,该院代表队分别获得最佳风尚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三是培养文明型干警。举办以诚立身、以信为本等为主题的道德讲堂40余期,邀请常德的道德楷模、法治先锋做客讲课。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扶贫帮困和学雷锋等志愿者活动。全市检察机关先后涌现出全省检察职业道德标兵钟颖、全省“三八红旗手”陈敏、全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周平等先进典型。

四、大力倾注对青年干警的人文关怀。一是带着感情和责任抓好青年公寓建设。“安居”才能“乐业”。坚持把青年公寓建设作为一项引才留才、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来抓,通过改善青年干警生活条件,增强归属感,提振精气神。截止2017年5月,常德市检察院和10个基层检察院共修建(含在建)青年公寓159套,争取政府公租房22套。今年4月28日,省检察院在常德召开全省青年公寓建设现场会,推介了常德市检察机关青年公寓建设的经验做法。二是积极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对青年干警两地分居情况进行摸底,由组织出面协调解决家属调动问题。近三年,市、县两级院在两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先后解决了10多名干警两地分居的问题。组织青年干警及其未成年人子女进行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劳动体验和亲子活动,协调帮助解决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三是切实关心青年干警的身心健康。科学合理安排干警的工作生活,认真落实年休假制度和健康检查、诊疗、心理咨询、困难补助和危机干预等制度,确保劳逸结合、张驰有度,引导干警快乐工作,促进干警身心健康。

(市检察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