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中院打好“六大战” 决胜“执行难”
在“决胜执行难”战役的关键时期,常德中院全体动员,齐抓共管,攻坚克难,打好“六大战”,确保全市法院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截至5月28日,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4816件,执行到位标的7.34亿元。
一是力量整合,打好整体战。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解决执行难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市委政法委通过组织召开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各区县(市)委政法委每月召开一次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并向区县(市)交办案件646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通过召开执行局会议、相关部门会议和党组会,成立执行难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步骤及工作要求。各区县(市)通过召开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向相关涉事单位交办了具体案件。
二是用尽手段,打好综合战。着重在查人找物上下功夫,拓宽被执行财产发现渠道,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探索、推行委托审计调查、律师调查、悬赏举报等制度。着重在联合信用惩戒上下功夫,多平台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090人次。协调执行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协助完善存款、车辆、房地产等财产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嵌入管理、审批工作系统,联合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出台《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执行联动机制的若干意见》。着重在联合打击上下功夫,对拒不执行、妨碍执行等涉嫌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及时处理,在全市迅速形成打击拒执罪的高压态势。截至5月28日,全市共司法拘留221人,罚款15人,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31人,判决4人。
三是内部挖潜,打好攻坚战。坚持全体动员,调整充实执行力量,执行干警比例占全市法院干警总数的17.65%,重点抓好未结案件的执行。坚持全力以赴,班子成员带头办理重大疑难的“骨头”案,执行人员“5+2”“白+黑”加强执行。坚持规范执行,彻底铲除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执行乱象,对执行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责一起。
四是借势借力,打好突破战。重点突破系列执行案件,对申请执行人人数较多、被执行人单一的系列案件,积极协调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全力支持。重点突破涉特殊主体案件,对被执行人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及共产党员的案件,及时通报至人大、政协、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启动联动机制,限期结案。重点突破涉执信访案件,穷尽一切手段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对确无履行能力的,通过释法说理、司法救助等方式加以解决。
五是因类施策,打好歼灭战。加强司法救助和政府支持力度。针对待执行标的额2万元以下案件,澄清底子,多方筹措资金。安乡县委常委会已专题研究解决小标的案件救助,对执行标的在2万元以下的司法救助案件,由县财政纳入专项经费予以化解。强力推行“执转破”,对“僵尸企业”发挥破产审判功能,有效促进资不抵债企业有序退出市场,通过破产清算、破产重整,推动企业起死回生,化解执行积案。
六是加强引导,打好宣传战。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基本解决执行难”总体目标和市、县两级法院开展“决胜执行难战役”专项活动的工作举措、成效及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常德电视台、《常德日报》、尚一网开设执行宣传专栏进行跟踪报道,参加常德人民广播电台“市长热线”栏目答疑解惑。开通“德法君”专题执行微信宣传,借助“平安常德580”等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工作信息。同时,通过媒体、电子显示屏等曝光“老赖”信息,提高“老赖”社会知晓率。加强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密切合作,订制“老赖”彩铃。
(市中级法院 刘峰 陈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