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三大机制”助推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常态化
今年常德市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以来,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不断调整勤务、创新整治方法,逐步建立完善以舆论宣传为引导、以高压管控为手段、以强化考核为保障的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4月18日,大队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约1830余起,其中现场执法430余起、非现场执法近1400起,劝导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约1100人次,收缴摩托车太阳伞70余把。同时,广大民协警还在整治行动中积极作为,排查治安安全隐患,查获套牌车辆4台,涉毒涉暴车辆4台,收缴了一批管制刀具,及时消除了治安安全隐患。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一周,辖管城区交通秩序、出行环境明显改善。
一、建立完善舆论宣传机制。此次综合整治行动自4月11日开始至月底结束,重点整治摩托车、电动车违法、停车违法、货车违禁和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整治行动”整治涉及面广、面对的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市民群众。大队把舆论宣传工作放在整治行动的首位,通过多层面、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法治意识、文明意识,积极支持和理解整治行动。一是在执勤执法中始终贯穿宣传。大队要求全队民警既要依法依规对违法行为开展严格执法,又要耐心细致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力争减少矛盾冲突。二是借助新媒体助势宣传工作。大队借助官方微博、QQ权威发布、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加大法规宣传、曝光典型违法案例、事故案例,增强市民安全意识。三是与本地媒体协助做好社会宣传。积极与本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介做好协调,及时播发整治工作动态、曝光典型案例,扩大宣传效果。整治行动一周来,大队在微博、微信、QQ群和手机平台发布整治行动、安全提示和违法有奖举报信息51条,在电视、电台、网络和报纸等新闻媒体上稿102篇,为整治行动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二、建立完善违法管控机制。此次综合整治行动为期时间长,上级要求严格,任务繁重,大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整治行动三个铁定目标,即:市民交通出行明显改善,执勤执法文明规范不引发警民冲突,整治工作严管重罚有效遏制交通违法。一是联合辖区相关部门做好源头治理。大队成立了由大队长刘科任组长,教导员张帆、副大队长戴俊文、杨军辉、傅细环为副组长,办公室、综合股及各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行动部门协同领导小组,协同辖区工商、质检、安监、交通等部门对辖区销售、改装电动三轮、四轮车,违法改装摩托车商家资质等情况以及销售的车辆情况逐一进行地毯式排查和整治;同时联系教育部门摸清违法改装摩托车使用群体,通过联动协作,强化源头管控。二是领导挂帅强力整治。大队按照网格化管理职责,由大队领导亲自挂帅,大队领导蹬点指挥,通过固定设点、设置巡逻小组措施开展整治,做好现场管控、盘查车辆及驾驶人、调查取证等工作,对重点违法行为实行“严管重罚”。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实行“三个一律”,即:发现违法一律依法处理,杜绝徇私情,人情执法;该暂扣的车辆一律暂扣,对每起违法一律先教育再处罚,做到教育与处罚并重。
三、建立完善督导考核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确保整治行动职责分工明确,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大队成立了以大队长刘科为组长,教导员张帆和值班大队领导为副组长,考核办民警和各部门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考核领导小组,制定督导考核方案,将整治行动纳入精细化考核重点,对整治行动开展日常考核。二是严格督导检查,规范执勤执法。大队要求执勤民警注意执法方式和形象,着装整齐,做到文明、规范执勤执法,通过现场督查、暗访检查、视频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民警执勤执法行为不足和有针对性的提醒教育,确保整治工作规范有效的开展。三是加强民警执勤安全防护工作。此次综合整治行动面临的群众素质参差不齐,易出现突发情况,大队加强对民警的安全防护警示教育,坚决避免执法人员在制止暴力抗法过程中受到伤害,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四是全员认真履责,群众反响较好。整治行动开展一周来,广大民、协警认真履责,积极作为,规范执法,热情服务群众,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例。4月14日,四中队民警刘荣斌、协警刘维、李航杰发现一辆“僵尸车”并查获一批管制刀具,消除了治安安全隐患。4月13日,二中队民警印华辉救助送学病倒的家长;民警严飞、协警唐朕、杨行救助步行晕倒的市民就医,中队一天挽救两市民生命被群众点赞。4月14日,一中队民警曾科、陈定洋在执勤中查获一名网上逃犯,消除了社会安全隐患。等等,这些实例不仅体现了常德交警特别听指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更是传播了常德文明的正能量。
(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 刘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