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 找司法
——安乡县司法局“有纠纷找司法”系列活动纪实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司法工作应该做到有求必应,应援尽援”。该县基层司法工作切实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有纠纷,找司法”已成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品牌。
重视普法,宣传教育到位
全局干部积极开展依法行政学习活动,坚持参加每月一次的“百法讲坛”活动,在提高自身法律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为依法开展排查调处奠定基础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排查调处中,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调处,严格按程序调处,提高了调处质量,真正依法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在进村入户时,不拘形式,借田间地头开展普法,走到哪里,就把法律宣传到哪里,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大大减少了采用非法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的现象,也减少了矛盾纠纷的产生。一年来,我们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周活动、迎中秋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印发宣传品2000余份,宣传册358余本,受教育达80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
干部大走访 干群连心共创平安安乡
安乡县司法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创造性地推行力量在一线配置、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绩在一线考评、形象在一线树立的一线工作法,创新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听民声解民困联心群众“有纠纷找司法”,干群连心共创平安安乡的“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局机关7个股室分成3个便民服务小分队,各乡(镇、办事处)司法所分成19个便民服务小分队,按照每人走访不少于20户的要求,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与群众座谈,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收集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进一步融洽了警民关系,为平安家庭创建、民主法治村(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有效的“三调联动”机制
为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使调解工作更加便捷,安乡县司法局立足当前形势,积极采取措施,稳步推进“三调联动”工作。全县共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20个,专业调委会10个(2014年新增中医院、潺陵医院、血防医院专业调委会、婚姻家庭纠纷专业调委会和企业园区纠纷专业调委会5个),以村、居、场为单位共建三调联动工作站288个,警司联调室19个,快速反应流动调解庭1个。县联合调解委员会还进一步完善了与法院、检察院、交警大队以及卫生局的诉调对接。截止目前,19个联调小组及10个专业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纠纷516件,其中边界纠纷16件,土地纠纷33件,医疗事故纠纷2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37件,婚姻家庭纠纷188件,承包纠纷7件,其他纠纷133件,防止重大矛盾激化事件 3件,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损失260 多万元。同时,也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 6条,全力筑牢“第一道防线”,有力的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
悬挂《有纠纷 找司法》公示牌
为规范司法所建设,加大村(社区)人民调解力度,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安乡县司法局在19个乡镇司法所外墙及200多个行政村(社区)显眼位置统一悬挂了《有纠纷 找司法》公示牌,内容包括法律服务热线、村(社区)人民调解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居民通过公示牌上的联系方式可以便捷、快速的获得法律服务。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一打电话,司法所工作人员就会出面帮助解决问题。公示牌的悬挂时刻提醒着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既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服务于民,又要扎实干好基层工作取信于民,它既是承诺牌也是监督牌。《有纠纷找司法》公示牌的悬挂,畅通了群众反映矛盾纠纷的渠道,降低了群众办事的成本,提升了司法工作效率,深化了司法行政工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践行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有纠纷 找司法”系列活动按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要求,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核心内容,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利益纠纷,使“有纠纷找司法”成为司法行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名片和品牌,成为构建“平安安乡”的亮点。
(安乡县司法局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