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司法局:小举措,大惠民,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津市市司法局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把群众工作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集中力量打硬仗。
规范窗口,服务群众零距离
亮好身份。今年津市市司法局局利用搬迁新址的契机,以超前十年的理念标准将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两个业务窗口整合,同时将三洲驿司法所和汪家桥司法所合并为城北司法所,两个服务窗口设立一楼大厅,着力解决群众办理公证、申请法律援助、开展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一系列法律服务问题。为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该局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开源节流,让窗口设施更加齐全,在基础设施、办公设施、便民设施上下功夫,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群众面前。
亮好承诺。动员大会,党组亮诺。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我局6位班子成员围绕带头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带头遵守各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围绕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围绕带头服务中心工作等方面,在市级联点领导、督导组组长、机关干部、乡镇司法所负责人、执业律师、法律工作服务者、离退休老干部等成员面前进行公开承诺。支部会议,党员互诺。在司法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针对“自己找”和“群众提”的方式,全局24名党员干部互诺,将自身找的问题和群众提的意见认真梳理,根据自身岗位和承担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逐条落实,亮出自己切实可行的承诺内容,明确作为共产党员的努力方向。职责公示,直面承诺。今年,津市市司法局制作全体机关干部的工作岗位职责牌,将干部的照片、姓名、职务和岗位职责公示,同时通过新设立的便民查询系统公开本局及机关干部的职责职能,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让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一目了然,自愿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亮好形象。微笑服务塑亲和。津市市司法局为强化全局干警的为民意识,大力倡导热情、真诚、亲切的服务方式,通过微笑塑造“亲和”感,拉近与办事群众之间的距离。要求对待群众的咨询、建议、投诉,时刻做到态度温和、举止文明、服务周全,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解铃人,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行政部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带来的新变化。热情服务快办结。为了给办事群众一个好的印象,该局要求全局干警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文明服务,热情接待,真正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推行“1-2-3”业务办理制度,普通类的业务只要在主体证明材料不缺乏的情况下,均可直接受理,之后再由申请人补齐证明材料;在证明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当天即为当事人办理。复杂类的业务,由专职人员受理后2日内以电话形式给予当事人回复。疑难类的业务,由业务负责人组队研究,群策群力,受理之日起3日内将结果以电话形式或书面形式向当事人进行告知。
截至目前为止,我局共受理公证事项690余件,其中国内经济民事类和涉港澳台类公证事项430余件,涉外公证事项260余件,接待当事人档案查询数50余次,接受外地公证查询10余次;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23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370余万元; 城北司法所调处矛盾纠纷270余件,唐伟同志在调解一起房屋漏水纠纷中因履好职、服好务,不仅在津市市人民政府网市民留言中被群众夸奖为“人民调解好干部”,并于11月6日收到当事人送来一面印有“厘清纷乱,化解纠纷”的锦旗。
广开言路,架通群众连心桥
背对背听意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期间,我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具体要求,面向广大群众就司法行政工作认可度开展问卷调查。为了重点倾听社区、村(居)基层群众心声,我局在面对政法单位的征求建议表中增设“津市市司法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问卷调查”。该调查问卷共设有11道选择题,以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相结合,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工作作风问题和服务群众问题为内容,用群众的语言,从群众的视角,了解群众的呼声,引导群众诉求。全局7个股室和10个司法所通过下基层、走出去的方式向基层群众发放170份调查问卷,收集并梳理高质量意见建议100多条,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面对面听意见。10月24日,津市市司法局召开2014年开门纳谏座谈会,聘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化环境监督员、村居党支部书记等25名监督员,虚心听取、征求他们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恳求他们为司法行政工作献计献策。会上,企业代表指出,司法局部门服务企业工作我们非常满意,感谢多年来对企业的法律支持。社区代表指出,近年来司法局所做的工作群众都看在眼里,但在基层法律宣传方面还要下力度,寻方式,要将“法治夜话”工作扎实推入到基层群众中去。与会的监督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为司法行政工作献计献策。针对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司法局局长表示将梳理成的18个问题立行立改,制定整改方案,将整改任务分解到责任股室。该局将自我加压,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通过开门纳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好法律服务“先行官”。
深入基层,俯身一线接地气
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基层群众法律素质,津市市司法局着力打造“法治夜话”普法品牌栏目。“法治夜话”旨在利用群众农闲时间,组织全局干警、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深入全市各村居一线,开展公益性巡回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目前已包括“法治夜话”公证专场、“法治夜话”法律援助专场 、“法治夜话”学生普法专场、“法制夜话”与民调工作相结合等多种组织形式。该局将“法治夜话”活动以制度固化,由法制宣传股牵头,6个业务股室配合,每周举办1场次,每月不少于4场。
一年来,“法治夜话”活动成绩斐然,共开展法制讲座86堂,为群众解答涉及土地承包、婚姻家庭、交通安全以及侵权责任等多方面的法律咨询2000多条,现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6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02件。7月19日,湖南卫视以《法治夜话:把法律送到老百姓身边》为题进行了时长2分钟的专题报道。
(津市市司法局 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