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常德交警五大亮点工作助推交通管理提质升级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4-12-26 15:16:16 【字体:

  市交警支队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防控事故为主线,以秩序整治为重点,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创新思维、精细管理,转型发展、改革推动,工作亮点频频,呈现出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队伍教育管理令人欣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贴近”活动和“驻社联村”活动,全面排查整改了“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超标办公用房及庸懒散拖等问题,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五条禁令”、“三项纪律”,绝不踩红线、绝不碰底线,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采取选调轮训、随岗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民警、协警400人次,增强了民警、协警的综合素质;按照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法治常德建设要求,强化民警执法办案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开展了“活力交警季”系列警营文化活动,落实了从优待警措施,全市交警队伍呈现出安全、安宁局面,没有出现因违反党纪、法规被立案查处的,没有出现被上级批评和媒体炒作的。

  二是城乡交通秩序令人自豪。经市政府2013年第3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于今年814日成立了“常德市城市交通管理委员会”,负责城市交通管理重大事项的规划与指导;完善城区交通管理勤务制度,推行“二类、三级”勤务管理模式,并在城区先后开展了交通秩序综合大整治、“炸街”摩托专项整治、电动车、摩托车大整治等系列整治活动,共查处闯红灯、乱停乱放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8万余起,全面优化了城区动静态交通秩序,使“创文”保牌顺利达标,“创模”顺利通过省级复检。同时,超前研判、提前谋划,落实路面管控措施,确保了清明、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城乡交通顺畅、有序。

  三是事故防控效果令人振奋。建立和推广了“五项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交通事故防控体系;按照“打四非、治四违”的要求,对全市客货运企业、客货运车辆及驾驶人、事故多发路段等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共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484起;强化了客运车辆、危化车辆、校车等重点车辆的日常监管和路面管控;开展了酒驾、“三超一疲劳”等系列整治行动,特别是在货车超限超载治理上实施了由市长周德睿任组长的“一把手”工程,共查处客车、危化车、校车37540多台次;开展了“情满旅途,交警同行”、“礼让斑马线,平安把家还”等11个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报纸、网络、“双微”平台及常德交通安全报等载体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交通宣传,增强了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交通安全形势稳中趋好,交通事故四项指数稳中有降。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令人惊喜。支队共争取政府1亿多元投资,对“一城四区”交通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城区所有标线全部重新施划,所有标牌全部重新制作,智能交通系统全部升级改造。共施划标线25万平方米,设置交通标志1.2万块,设置行人过街设施567处,施划临时停车泊位6054个,安装物理隔离柱3148个,智能交通系统的外场设备、指挥大厅及中心机房建设已全部完成,并于9月15日开通试运行,五个分控中心建设也接近尾声,整个系统预计年底可全部峻工验收。各区县市交通设施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施划了一批标志标线,新建了一批红绿灯,新上了一批监控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五是便民利民服务令人满意。打造远程“一网通”平台,建成了驾驶人网上自主预约考试系统,进一步拓展了网上车管所服务范围;推行违法处理“一站式”服务,在市城区大队新增交通违法处理点,进一步下放交通违法处理权限至各区县市大队,方便群众就近处理交通违法;服务网点“一盘棋”布局,在西湖、西洞庭大队增设摩托车办牌办证业务,在市城区增设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在鼎城、德山建立了“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第三、第四服务站;权限下放“一杆子”到底,除进口机动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外的所有机动车业务全部下放至各县级车管所,将实习驾驶证转正、外地驾驶证转入(不含外籍驾驶证和军警证)业务、受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等业务下放到各县级车管所;群众回访“一个人”不漏,对所有办理交管业务的群众一一进行电话或短信回访,针对群众不满意样本或投诉,及时整改回复,反复沟通解释,直至满意为止。

(常德交警支队  刘军)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