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津市市司法局为民服务不停步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4-10-29 18:01:02 【字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津市市司法局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在全局组织开展“政法干警联村”、“法治夜话”、“基层大走访”、“三调联动化矛盾,息诉息访促平安”专项活动等一系列为民便民活动,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

  把矛盾化在家门口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津市市保河堤镇田家山村村民汤某与雷某这对邻居却不这样认为。汤某与同村村民雷某近日因一块田地的权属问题发生肢体冲突,事后汤某耿耿于怀,扬言要和雷某拼命,双方关系一度陷入僵局。为防止事态扩大,保河堤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知此情况迅速介入调解此事。保河堤镇司法所任所长主动找到两位村民,耐心劝说双方来到人民调解庭共同商量解决矛盾。任所长采取单个击破的方式,将两位村民各自安排在两间调解室,分别对两位老人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解说服。通过任所长情理法相结合的耐心劝说和教育,两位老人终于摒弃前嫌达成了调解协议,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这对老邻居终于重归于好。

  津市市司法局响应津市市综治委关于开展“三调联动化矛盾,息诉息访促平安”专项活动的号召,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人民调解工作当中。我局工作人员主动排查、调解矛盾纠纷,目前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数百起,切实做到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承诺,极大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牢牢筑建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把法律送到田坎上

  “我女儿有智力障碍,与女婿离婚几年了,孩子一直是我抚养,女婿没有出过一分钱,也从来没来看过孩子。现在我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不太好,孩子又还小,你们司法局的领导帮我想想办法帮帮我的外孙子啊!”听说津市市司法局法制宣传小分队来到村里开展“法治夜话”活动,家住金鱼岭街道关山村的魏老汉一路小跑来到村部会议室,向小分队寻求法律帮助。

  为进一步推进“法律进社区、进农村”工作,做强法律服务民生工程,切实增强基层群众的维权意识,自2013年4月起,津市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创新普法形式,推出了“法治夜话”这一普法品牌。活动开展至今已有一年半之久。“法治夜话”活动围绕广大村(居)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组织司法行政干部、律师、法律工作者分期分批下到村(社区),通过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有奖答题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传授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惑,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将法律送到了田间地头,送到了每一户居民的家中。一场场法制讲座、一条条法律咨询、一次次法律援助……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津市市司法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群众路线,有效解决了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法治夜话”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大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干群关系也在司法局干警与广大群众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了升华。

  把公正时刻放心头

  “之前我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时候不小心从高脚架上摔下来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当时老板和工友送我去医院手术,老板付清了全部医药费,还提前给我结了当月全勤工资。我是个农民不懂法,当时很感激老板对我的关照,以为事情就这样完结了。有一次司法局来我住的村搞‘法治夜话’活动,我把我的情况向司法局的领导提了一下,他们当场答应为我提供法律援助,仅用20天时间就为我讨回人身损害赔偿费20000多元,而且没有收我一分钱。感谢司法局!”朴实的陈师傅说到动情处慷慨激昂。

  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积极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理念,承办了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等弱势人群提供了刑事辩护、民事诉讼代理、减免公证、咨询、代写法律文书、非诉调解等法律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沟通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津市市司法局 张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