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四个到位”做好重点车辆事故防控工作
常德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深刻吸取“7.10”、“7.19”事故教训,迅速统一思想认识,紧紧围绕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核心目标,全警动员、全力以赴,采取“四个到位”超常规措施,严厉整治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客车等“三类”重点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形势平稳。
一、勤务调整到位。一是网格化落实责任。大队按照辖区管理网格化、任务责任目标化的总体要求,将大队辖区道路按车流通行量、管理难度系数分成分成三个等级,并将路段、路口细化到每个中队和民警、协警,实行网格化管理,并明确规定管辖中队、民警要完成“警力安排、排堵保畅、违法管控、快速处置、设施维护、事故预防”六项任务,将责任、任务、考核层层落实到实处。二是结合夏季特点调整勤务。大队针对夏季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特点,贴别是客车超员、疲劳驾驶等违法特点,及时调整警力部署,重点加强了中午12时至15时、晚上16时至22时过境客车超员、疲劳驾驶多发的监管力度,加大高温时段辖区主干道的巡逻班次和密度,对过境客车实行逐一检查、登记,对发现有疲劳驾驶迹象的车辆引导就近休息,对超员超速车辆坚决纠正违法、处罚到位,压低路面事故率。
二、路面盘查到位。“7.10”、“7.19”事故发生后,大队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辖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客车“三类车辆”的违法整治工作。大队长张建平要求全队上务必克服炎热天气等困难,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精神,打赢一场夏季道路交通事故防控战役,确保辖区交通安全。一是成立专门班子重点整治。大队明确专业化三中队主要负责辖区的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违法整治,在柳叶大道桃花源路口设立检查点,实行两班运转,从早上7点到晚上22点值守,严查严管过境客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超载、资质不符等违法行为。二是综合股牵头整治辖区校车。大队成立了由副大队长曾庆强任组长,综合股、事故处理中队及各路面执勤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辖区校车安全整治小组,重点整治校车违法行为。三是路面中队强化日常监管。在对车辆的检查过程中,大队要求所有执勤民警必须仔细观察驾驶人的言行举止,注意发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客车三类车辆的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从严从重处罚,营造高压严管的氛围。
三、安全宣传到位。大队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效果,切实提高驾驶人和全社会对交通违法为害的清醒认识,努力减少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一是抓“准”宣传对象。大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有车单位、运输企业通报“7.10”、“7.19”事故案例,宣讲夏季高温情况下的行车安全知识,提醒企业负责人、驾驶人遵规守法,特别是要求客运企业要合理调整驾驶人作息时间,严防疲劳驾驶现象的发生。二是抓“浓”宣传氛围。大队充分利用本地各类媒体,服务窗口、路面执勤、官方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宣传平台,张贴警示挂图、散发提示卡片、编发行车知识,广泛宣传交通违法危害性,增加安全提示频率,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四、教育处罚到位。大队要求民警在执勤执法活动中,要善于发现疲劳驾驶交通违法行为,在严格纠违的同时注重教育与处罚并处机制。一是一律处罚到位。对经检查存有超员、超载行为的驾驶人,一律纠正违法行为,杜绝说清风,处罚到位。对发现的疲劳驾驶违法行为一律强制进行休息,待其身体状况恢复正常后方准继续驾车上路;对认识不高、强行上路的驾驶人,除强制休息外,依法严格处罚。二是一律抄告到位。对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校车违法在严格落实违法处罚的同时一律抄告单位,监督单位依照安全管理制度对违法当事人进行处罚和教育,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确保交通安全齐抓共管,从而震慑违法行为,达到预防事故效果。
(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 刘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