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津市市委政法委“两定两实”促进“三公”执法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4-06-16 18:44:39 【字体: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近年来,津市市委政法委顺应群众期待,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特别是今年来,津市市委政法委采取四大工作措施,在政法系统全面推行公开、公平、公正执法,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定量晒案,促进司法公开。市委政法委要求政法各局院在一定时间内提供一定数量的案件,由执法监督室按比例选取相关的案件,在执法流程、办案形式、法律文书等方面进行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与监督。健全公开审查、公开答复、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提高基层群众参与的比例,深入开展政法单位开放日活动,增强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了解,构建开放透明和高效便民的阳光执法、司法新机制。同时加快政法系统信息网络建设,推广使用执法办案信息网络查询系统,全面实行网络查询,以公开透明促公正廉明。

  二是定期培训,提升执法水平。执法办案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由于部分执法办案人员对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没有吃透,凭经验办案,部分老干警不能熟练操作电脑,执法水平、执法能力、执法质量等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市委政法委要求政法各单位制定详细的干部培训计划,采取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知识培训等方式,计划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本领过硬的中青年业务专家和办案能手。市委政法委还主持开展各种方式的学习比赛活动,组织办案单位之间通过以案析理比业务水平、比业务能力,增强学习的动力。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执法司法过程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服务群众的活动,全面提高政法干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群众的能力,以能力提升促进执法公信。

  三是实时纠偏,突出执法监督。市委政法委为及时发现违规办案线索,加强同人大、政协、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形成监督合力;还针对重大司法活动、敏感个案裁判的执法司法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让干警依法慎重办案,力争从源头上预防执法问题;建立案件质量内控机制,整合立案信访、案件管理、督查、法制、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力量,加强对重点部门、岗位、环节的监督检查,堵塞滥用权力和徇私渎职的漏洞;把信息化与执法、司法公开结合起来,接受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通过领导部门监督、单位内部监督、暗访监督、群众反映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实施实时纠偏,防止出现冤假错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是实时追责,明晰追责办法。按照中央政法委“四个决不允许”的要求,构建了权责一致的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案件责任倒查机制,建立了执法档案,依法加大对错案的查处与追责力度,发现违法违规办案的,实行实时追责。建立健全了《政法执法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津市市政法机关工作人员执法问责办法》、《津市市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工作问责办法》等制度。组织开展坚决反对司法不公、司法腐败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津市市委政法委  周先福)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