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交警:“小微信”搭建民生警务“大平台”
常德支队宣传中心按照“功能性、服务性、便民性、实效性”的建设原则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释放好声音”的宗旨,于今年3月份开通了“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实时开展交通宣传,在线开展为民服务,在信息推送、网络互动、出行服务等新媒体应用上一路领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点赞”。特别是今年5月份在怀化召开的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推进会上,“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全省推广,公安部交管局宣传处副处长刘艳关注了“常德交警”,成为了广大粉丝中的一员。截至目前,“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拥有粉丝3万多人,推送微信图文信息30期,回复群众咨询、投诉、举报21000多条。
微宣传:图文并茂获点赞
支队宣传中心结合公安交管工作实际,按照“反映整体性、凸显创新性、展现特色性”的要求,利用“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突出策划创新,以图文并荗形式不断推出读者有看头、群众有嚼头、领导有说头、社会影响力和冲击力较高的公安宣传精品。今年3月26日,针对市民不了解“路改”后城区道路交通的新变化这一现状,“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发布了《路改后的交通——你该知道的城区道路通行变化》,对路改后车道变化、转弯变化、通行变化、标志标线变化、停车变化、人行横道变化、信号监控变化等城区交通七大变化进行了详细解读,受到了粉丝的欢迎。虽然当时只有粉丝300多人,却被微友分享转发1000多次。今年5月21日,针对科目三路考仪启动后,驾考学员不熟悉考试变化特点导致考试合格率偏低的现状,“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适时推出了《细节决定成败——小车科目三路考仪失分点解读》,对路考仪启动后科目三考试前后的变化和易失分点详尽介绍,粉丝大呼过瘾,点击量达15796人次,转发1828次。同时,“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推出了微曝光、微课堂、微问答等栏目,对抓拍的交通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把死板的法律法规以图文并荗的形式进行解读,并让群众在有奖问答的活动中増强交通安全素养。
微提示:交通诱导赢追捧
每逢节假日交通高峰期,或遇恶劣天气,为方便群众便捷平安出行,“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都会提前发布出行指南,其中包括天气预警、出行线路提示、景区旅游攻略等便民利民信息,为群众出行提供交通诱导,并安排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在线回复微友路况咨询、提供境内交通电子地图等,寓宣传于服务中,改变了“自我表扬”的传统警务宣传模式,群众纷纷反映“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生动、亲民、贴心。今年清明节期间,针对通往万金公幕道路车流大的实际状况,“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适时发布了提示信息,并制作了具体绕道路线图,一举破解了历年来清明节期间通往万金公幕道路交通堵塞之困。今年端午、六一双节期间,“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与市旅游局联台发布了桃花源、壶瓶山等旅游景点的旅游攻略,包括路况、天气等信息,粉丝微友分享转发,反映较好。
微举报:快速处理暖民心
支队宣传中心构建了常态化收集反馈、落实交办机制,制定完善了信息发布制度,涉警负面舆情处置办法等,确保了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从而使微信举报成为警民互动的一种常态化手段。今年4月份,不少粉丝微信发声,市区的“炸街”摩托高速飞飙,不仅噪音扰民,而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要求警方取缔“炸街”摩托。常徳交警针对粉丝建议,立即开展“炸街”摩托专项整治,支队长邱兵泉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极大地震慑了“炸街党”的嚣张气焰。“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对“炸街”摩托专项整治进行微信直播,警民互动大戏通过微信平台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常徳交警通过微信受理并处理警车违停、民警执法行为不规范等10余起、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700余次。
微服务:实时帮助受欢迎
目前,“常德交警”公众微信平台以“亲民微信,文明交通”为主旨,除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交通安全诱导提示外,还为群众开通车驾管业务咨询、交通违法查询等服务民生栏目。特别是交通违法查询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只要你有违法查询要求,交警会在第一时间给你信息反馈。同时,常德交警还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平安驾车注意事项、汽车保养小常识等,就从这样的点滴入手,粉丝们从最初的“拍板砖”,逐渐过度到“给好评”,发展到现在,哪里的红绿灯坏了,哪里的标线施划不合理,甚至大街上哪盏路灯不亮了,都常有粉丝通过微信反映,因为他们深信,向“常德交警”公众微信民生警务平台反映,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常德市交警支队 胡海军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