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强责 临澧民政注重服务“六类人群”创满意
近年来,临澧县民政局把“保民生、强服务、促和谐”作为工作宗旨,不断强化了对“六类人群”的服务工作,赢得了全县广大群众的满意。
帮扶好“穷人”。重病、重残、意外等多种原因极易造成部分群众返贫。该县始终把这类群体的帮扶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的保底作用,在今年救助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落实了全县弱势群体的“吃饭钱”、“救命钱”。今年以来,该县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669.66万元,月人均补差救助金额达270元;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191.34万元,月人均救助金额为120元;城乡医疗救助3301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01.52万元。
赡养好“老人”。多年来,积极在全县倡导爱老敬老新风,努力营造尊老、敬老、重老氛围,落实老年人各项优惠待遇,特别重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与管理,维护“五保”老人的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的晚年。在提前完成“一乡一院”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又对3所农村敬老院进行改扩建。目前,停弦镇敬老院的改扩建及整体改装已基本完成,杨板乡敬老院新建工程已完成投入90万元,四新岗镇敬老院整体改装完成60%,投入资金达60万元。目前,全县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2623人,年集中供养标准达到4500元,集中供养率达45%,年分散供养标准达到2400元,今年已发放五保供养资金689.3万元。同时,为了在“五保”对象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再实现老有所乐,该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通过放一场电影、送一台演出、组建一个健身协会等多种形式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
关心好“后人”。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该县高度关注贫困学生的就读问题。今年来,通过“情系寒门学子”、“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得到长期资助的中小学生达320多名,资助金额近50万元,得到长期资助的大学生226名,资助金额61万多元,得到一次性救助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共有450多名,救助额近50万元。
安顿好“亡人”。殡葬服务是一项特殊的公共服务。为了使群众得到低价格、高品质的殡葬服务,该县政府筹资收回殡仪馆的经营权,委托县民政局管理,目前,该县启动了殡仪馆的改扩建工程,新建了食堂和服务中心,改造了悼念厅,实现了场内硬化、景观绿化、水电改造。在夯实硬件基础的同时,不断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开展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热心、服务细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意见虚心的“三声四心”服务,还坚决落实惠民殡葬政策,为城乡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
稳定好“军人”。该县历来十分重视优抚工作,严格落实军队退役人员的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待遇,保证了该类群体的稳定。一是按政策和标准落实了优抚对象的待遇,按时发放了抚恤补助资金。二是积极帮助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开展了关爱优抚对象“四帮”活动,即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解困、医疗上解难、住房上解危,通过帮扶结对的形式,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今年7月,县委办、政府办下发了《关于2013年度全县开展关爱优抚对象“四帮”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单位、乡镇做好该项工作;全县20名县级领导,126个县直单位和252名优抚对象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八一期间广泛开展了走访慰问和帮扶活动,为优抚对象帮扶资金达20多万元。三是建立了“五位一体”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全面推行了“一站式”结算服务,从制度上建立了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的机制,有效的缓解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
救助好“受灾人”。如何安抚和救助好受灾的人,是民政工作的主要职能,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该县制定了“八个一”工作措施,即:成立一个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一个社区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建一支抢险应急志愿者队伍、设置一批避难场所、开展一系列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存储一批防灾应急物资、建立一个灾情信息预警预报网络、建立一本需要转移人员花名册,加强对灾害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来,该县先后遭受了3次较大的自然灾害,受灾人员达1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710人,房屋倒塌71户123间。农作物受灾28.8万亩,成灾14.2万亩,绝收7.5万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51.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987.2万元,没有造成一个人员伤亡,所有受灾人员得到了及时安置和救助,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临澧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