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常德交警:常态化整治“两车”“四乱”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5-08-13 09:00:58 【字体:

  今年以来,常德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常德交警支队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要求,积极行动,主动出击,创新措施,将“两车”“四乱”交通大整治作为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和交通秩序改善的主要工作之一,并努力采取四项措施有效地推进了“两车”“四乱”交通大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8月10日,大队共先后组织开展“两车”“四乱”集中整治行动30余次,出动警力3000余人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600余起,其中查处“两车”违法1052起,查扣违法“两车”750余辆,整治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完善勤务机制,落实常态管理。大队将“两车”、“四乱”整治工作贯穿于道路交通管理日常过程中,始终保持对“两车”、“四乱”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重罚。一是针对“两车”、“四乱”违法行为的武陵大道、人民路、洞庭大道、建设路、朝阳路等高发时段、高发地段,大队每周定期开展“两车”、“四乱”整治集中统一行动。二是对“两车”、“四乱”发生规律、人员构成及交通方式等分析研判,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等方式灵活设卡布警,不间断开展整治行动。三是将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把源头管理、执勤执法、宣传教育等重点环节,逐一落实到大队及民警个人,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四是将“两车”、“四乱”整治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对各中队、股室查处“两车”、“四乱”起数进行量化考核,按照方案要求,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每月对“两车”、“四乱”整治情况进行通报。

  二、突出整治实效,开展无缝管控。一是灵活方式延伸整治时间。采取定点与不定点、巡逻与设卡、蹲点观察与设点查缉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集中整治日夜晚必查、周末假日必查、早晚高峰必查、高发时段必查、重点场所必查、小街小巷必查,实施全方位、多时空的查控。二是常态管理延伸整治效能。大队将查处“两车”、“四乱”落实到民警路面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两车”、“四乱”整治“零容忍”,对查获的“两车”、“四乱”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按照“快速取证、快速处理、从严处罚”的原则,一律顶格处罚。三是重点路段区域必查。大队根据辖区步行街、金钻广场、武陵阁、人民路希腊神话演绎中心、汽车北站等场所分布情况及周围交通状况,确定了重点巡查路段,加大巡查密度。四是重点时段必查。对中午12时至15时及晚上18时至22时等重点时段怀着侥幸心理上路通行的所有“两车”和交通“四乱”,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三、规范案件办理,文明规范执法。一是根据交警支队下发的“两车”查扣处罚有关工作流程、证据规格等规范,对查处“两车”违法的安全防护、现场查处、强制措施、调查取证、处罚程序等作出全面具体的规范,确保及时、有效查处“两车”违法行为。二是组织民警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交警支队下发的有关文件和处罚程序等规定,增强一线执勤执法民警程序意识与证据意识,提高业务办理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大队法制员的作用,指导一线执勤执法民警工作,严格落实执法质量考评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三是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坚持执法形象严整、执法用语文明,最大限度地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交管部门从严查处“两车”、“四乱”违法行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查处“两车”、“四乱”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中,大队民警严格遵守执法程序,严格操作规程,做好取证工作,所有执勤民警携带执法记录仪,对查处“两车”、“四乱”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全程取证。二是针对“两车”、“四乱”驾驶人法律意识淡薄、易冲岗和冲撞民警等事件,大队要求全体民警要切实加强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完善安全防护装备,严格落实防护措施,严防民警发生意外伤亡事件。

  四、强化宣传教育,扩大社会影响。一是强化媒体宣传。大队紧密加强与省市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邀请记者随警作战跟踪报道整治情况,有效形成“整治、宣传、教育”工作联动格局,扩大整治效应。二是强化重点场所宣传。大队结合“两车”、“四乱”整治行动设计制作了宣传小卡片,组织警力到城区企业单位、商业网点、社区、学校等进行发放,提醒群众和驾驶人要“拒乘五车,杜绝六乱”。三是利用民、协警执勤执法空隙时机,在路面发放宣传资料,教育劝导违法行为,提高市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四是借助交警自办的手机短信平台、官方微博、手机微信等媒介和窗口服务大厅的LED显示屏,发送提示信息,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氛围。截至8月10日,大队共计发布“两车”、“四乱”整治工作提示信息279条,在本地报纸媒体上稿62篇,在其他网络媒体上稿约350余篇次,为整治行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   刘小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