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群众文化引领完美社区建设
9月12日上午,鼎城花船社区“诗社”室内传来一阵依依呀呀、清脆童稚的读书声,来自该社区30多名学龄前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正在跟随社区退休老干部朗诵学习中华诗词经典作品,让孩子们接受中华诗词文化的浸润,6岁儿童杨鑫昊经过学习,现在能背诵古诗词30多首。学诗词、颂经典已然成为了花船社区周未最靓丽的风景。
随着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鼎城区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把它作为完美社区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网络化管理,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实现社区自治的总体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了文化生活、社区教育等一批社区文化品牌,努力营造深厚的社区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了文化引领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建队伍树品牌,打造社区文化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鼎城区目前共有迎宾社区老年摄影家协会、临江社区腰鼓队、西站社区公益文化倡导队、花船社区老年诗词书画协会、周家店镇樊溪诗社、尧天坪镇龙灯协会等各类社区文化活动组织58个,参与的社区居民千余人,基本形成了一个社区一个文化品牌。
2014年开展完美社区建设以来,花船社区多次收到居民提议,要求开展读书写诗活动。社区先后走访居民57人次,用两个月时间制定了《花船社区诗词进社区活动可行性报告》和《活动草案》。2015年3月,居支两委和居民代表会议先后一致同意《报告》和《草案》,并在社区进行了为期2个月公示。“诗词进社区”活动由社区牵头,并礼聘了3名热心社区建设、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作指导。2015年5月,花船社区“诗社”正式成立。由5名曾在文化部门工作,具备较高诗词书画造诣的老干部主动义务承担起诗社日常工作,135名离退休干部为主的社区居民闻讯纷纷自愿加入诗社。区委宣传部、区文化行动中心、区剧团、区老年大学还共同组织了花船社区诗词进社区活动指导组,定期到社区开展创作指导和才艺表演活动。
办活动造声势,培育社区文化氛围
为充分发挥社区文化队伍在完美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区委、区政府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居民乐在其中,学有所成,进一步带动社区治安形式的好转,社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区共组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参与观众达到1.5万人次,先后培养京剧、诗词等各类文化传承人50余人。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全区共成立了如老科协、老年大学、老年摄影家协会等10多个涉老组织。老科协积极参与我区科技服务和科技宣传,为社区居民举行健康知识讲座,送医送药、送知识,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区老年保健协会举行了区直机关老干部健康保健知识讲座,组织摄影人员上门为每个百岁老人拍摄了个人生活组照和全家福,拍摄照片500多幅,撰写17篇高质量的百岁老人言谈录。花船社区诗社坚持做到每月举办一次座谈会,交流学习经验,邀请指导组举办一期诗词讲座。每季度举办赛诗会,评选优秀作品。20多名对诗词一知半解的会员对诗词的创作和理解有了独特的见解。为扩大诗社影响,使诗词文化在社区居民心中落地生根,社区经常将著名的诗词和诗社的作品印刷成册,免费发放到每家每户。诗社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了居民组织自娱自乐的热情,很多具有乐器表演、唱花鼓戏、黄梅戏、渔鼓、快板才艺的居民纷纷提出组织“戏社”的建议,自发参与组织文艺活动的居民越来越多,每天在活动室进出的居民络绎不绝,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强保障重扶持,引领社区文化方向
发动居民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实现社区自治,是当前完美社区建设的有益补充。为充分培育社区文化亮点,为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提供展示的舞台,鼎城区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积极支持社区各类文化活动组织的发展。
社区自筹。近年来,为开展好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共自筹资金50多万元,明确专人负责协助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活动,对社区文化活动,按一事一议给予保障。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组织管理、教学的会员和专家均由社区礼聘的志愿者担任,不领取报酬。
部门扶持。宣传、文化、老干、民间组织管理等部门对社区文化组织的创作、比赛和管理进行指导,并明确了专人负责联系,同时各驻社区单位适当给予经济扶持。
财政保障。深入开展“我的社区我的家”主题活动,加强对社区文化服务品牌工作的指导扶持,对优质服务项目予以宣传推广,健全持续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扶持办法,对群众反响好社会影响大的文化项目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给予适当补贴。
(鼎城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