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卓有成效
2012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全市完成了30个社区的试点任务。通过试点,搭建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完善了“一站式”社区服务平台,发挥了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
一是起草了建设规范。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规范社区管理、加强社区自治、完善社区服务的基本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出台了《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规范》,对社区公共服务站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服务设施、室内外布置、运行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化要求。这是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的基本标准。二是开展了办点示范。为了抓好办点工作,市民政局组织武陵区社区办和方家巷社区、体育东路社区负责人,参观考察了长沙市天心区一力社区、湘园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9月中旬,市民政局决定在武陵区方家巷和体育东路社区办两个市级示范点,由市民政局和武陵区社区办抽调专门力量,指导社区开展试点工作,为全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样板。三是稳步推进了试点工作。武陵区、临澧县建设了高标准的社区公共服务站示范点。桃源县下拨了40万元资金支持漳江镇西苑、纺城路和陬市下街社区开展公共服务站试点建设。鼎城区对6个社区公共服务办事大厅进行了清理规范,建立了综合性服务平台。石门县、汉寿县也扎实开展了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工作。西湖管理区东湖和新民社区公共服务站于10月25日挂牌成立。西洞庭管理区在祝丰镇沙河社区启动了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试点。各县(市)区通过试点,重点探索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工作职能、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服务能力、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办事大厅,并以办事大厅为依托,全面推行“一站式”公共服务模式,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公共服务效能。
(市社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