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求新 培植亮点 争创一流监所
桃源县看守所属中型一级看守所,现有监管民警22名,月均关押量 180人。 2001年至2010年先后9次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所,为常德市政法系统的一块品牌、湖南监管战线的一面旗帜,已连续19年安全无事故。去年该所被评为“全国看守所管理机制创新示范单位”、“全省公安监所深挖犯罪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今年,该所面临新的监管形势,紧跟公安部、省厅、市局工作部署,以“两防一退”为主要工作目标,强化品牌意识,锐意求新,不断培植工作亮点,努力提升监所管理水平,狠抓落实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监管工作的意见》精神,确保了全年民警队伍无违纪、监所安全无事故,监管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特别是公安部监管局赵春光局长的肯定。
一、领导重视 监所工作有后劲
一直以来,桃源县看守所作为全市政法系统的先进典型,工作开展备受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今年4月,公安部监管局赵春光局长、郭振久副局长,省公安厅阳红光副厅长等领导亲临该所视察指导工作,给了该所巨大的工作动力。省公安厅监管总队、市公安局监管支队领导经常来所检查督导,特别是指导一级所的创建。桃源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多次研究解决看守所经费问题。县委政法委定期召开公检法三家联系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监所困难。县公安局党委专门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看守所工作难题。领导的重视与厚爱使得该所监管工作后劲十足,为争创一流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执法 安全管理有特色
1、以抓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监管执法水平。今年,该所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从严治警,强化教育、学习、培训制度。明确规定每周一上午讲评安全工作和民警的履责情况,晚上为政治学习时间,学习时事政策和上级的通知通报等文件,组织民警进行《看守所执法细则》等监管业务知识、电脑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习,观看《决堤之痛》等警示教育片并写出心得体会,以全面提升民警监管执法水平。该所所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均为大专以上文化、副科级职称。所内骨干均通过了主协办民警资格考试,民警通过了计算机知识考试和《正规化指南》考试。
2、以勤务模式改革为重点,努力实现了监所勤务科学化。一是严格实行监巡制度,设置监控巡视岗位,明确了专职监巡民警6人,保证了对监内人员的全方位、全时段覆盖管理。二是强力深化民警包监室制度,明确专职管教民警8人每人包两间监室、所务会成员除所长外每人包一间监室,共对20间监室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管理,明晰界定主协管职责,管教室设在监区内。三是严格落实所领导带班查勤制度,由5名所领导轮流带班值周。四是各岗位民警分工明确,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建立了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
3、以监所日常管理为重点,促进监所执勤行为规范化。一是配齐了女性民警、技术民警、医务人员、财会人员以及必要的工勤人员。分别设立了男女监室、过渡监室、未成年人监室、已决和未决监室,同案人犯做到了分开关押、分别管理。二是科学制定工作规范和流程,杜绝了执法执勤行为的随意性。三是规范统一内外标牌标识。四是建立新收押人员过渡教育机制,坚持24小时入所谈话教育,做到了7至15日内按要求过渡。四是严格民警执勤行为规范。专门制订了桃源县看守所民警执勤行为规范考评实施细则,逐月予以考评。
4、以抓监所规范管理为重点,全面规范监所执法行为。一是禁止一年以上余刑罪犯留所服刑。二是规范本所工勤人员管理,禁止使用余刑罪犯从事工勤岗位劳动。三是建立本所监管民警执法档案,将执法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记录在案,作为等级化评定、奖惩和民警异岗的重要依据。
5、以加强财务审计为重点,不断规范监所财务管理。该所财务单列,各项经费按照标准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现象。实行阳光理财,请来县公安局和县审计局工作人员进行财务审计,并定期对民警和在押人员公布相关帐目。取消小食堂加餐,小卖部销售烟、酒、副食。
三、突出重点 专项行动有实效
该所在抓规范执法促安全的同时,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工作部署,突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卓有成效,严防死守,实现了“两防一退”工作目标。
1、积极开展监所突出问题集中排查整改专项行动。为搞好此次专项行动,县公安局党委成立了集中排查整改行动领导小组,由局长项文渊亲自任组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集中排查整改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行动方案。全体监管民警认真学习贯彻省公安厅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对监控系统进行排查,确保全方位实时监控;对内部安全设施进行排查,确保监内安全;对周界安全设施进行排查,确保周界安全;对监区内违禁品进行排查,杜绝安全隐患苗头;对在押人员思想状况进行排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排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通过排查共整改4处安全隐患。
2、严厉打击牢头狱霸,预防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按照公安部集中整治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专项行动部署,该所始终保持打击牢头狱霸的高压态势,发现牢头狱霸苗头及早处置,及时严惩,决不手软。今年共对4名有牢头狱霸现象的人犯进行了严管、加戴戒具或是异地羁押措施。该所还通过集体谈话教育与个别谈话教育,及时掌握监内动态,加强耳目建设,杜绝牢头狱霸滋生土壤,保证了监内良好秩序。
3、加强监所医疗社会化工作,确保在押人员生命健康。一是为医务室办理卫生许可证和执业资格许可证,配齐医疗设施和足够的药品,规范管理。二是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每日巡诊制度,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协议,建立绿色就医通道和危重病人紧急处置机制,聘请专业医师前来坐诊。三是落实收押体检项目要求。根据公安部《关于规范和加强看守所管理确保在押人员身体健康的通知》要求,以县公安局名义下发了《新入所人员身体健康检查操作办法》至各有办案职能的单位,明确新入所人员必须经过县人民医院体检才能收押,不符合收押条件的拒收。
四、管理创新 监管工作有亮点
公安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所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是公安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桃源县看守所努力培植亮点,积极推进监所管理创新:
1、实行被监管人员风险评估,创新安全工作机制。该所积极探索实行在押人员风险评估制度和分别管理机制,先后对4名思想不稳定人员和11名涉命案重点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思想不稳定人员由所长负责,涉命案对象由教导员负责,安排专人实行精细化管理。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师对在押人员实行心理干预。如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黄某入所时心理压力大,一度要咬腕自杀,管教民警与狱医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后,黄某现在思想乐观情绪稳定。
2、加强人性化管理,创新人权保障机制。桃源县看守所通过规范在押人员义务告知制度、规范监区文化建设、改革一日生活制度等措施,切实保障在押人员人权。今年该所重点改革一日生活制度,延长放风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缩短生产劳动时间,监内每天播放音乐,缓解在押人员焦躁紧张情绪。今年他们还自筹资金5万余元安装了一台空气能热水器保障热水供应,通过加营养餐、亲情电话、特殊帮教等手段关心在押人员,突显人文关怀。如涉嫌故意杀人的苏某,因感情纠纷杀死情妇后割脉、服毒自杀未遂,入所后自感孤身一人加之病痛的折磨,多次袒露自杀心迹。所里为此成立由所长、管教、狱医组成的专门工作班子,对苏某进行教育、医治,安排耳目防控,并动员其哥哥与村干部来所进行亲情帮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苏某现在一边等待审判一边安心养伤。
3、采取便民利民措施,创新服务诉讼机制。在会见室、接待厅安放饮水机、水杯、垃圾桶、座椅等便民设施,公布对外联络电话,方便来访、会见、咨询。今年该所还推行了办案单位提讯、提审及律师会见预约制度,对提审室和律师会见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得到了来所办案人员的好评。
4、深入推进监所对外开放,创新社会监督机制。开放以来,该所先后接待了县委科(青)干班、湖南创元铝业、县人大政协代表、常德市军干所、电力系统职工等十余批次约300余人到所参观,市、县电视台均予以了报导。该所还成为中共桃源县委党校警示教学基地。常德市军干所离退休军队老干部、原二炮高级工程师贺先觉将军是一名核武器专家,参加过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爆,他来所参观后的感受是:“变化大,观念新,现在对人犯确实是讲人道主义!”。该所组织在押人员家属入所参观后,在押人员秦某的家属说道:“能应邀参加此次活动,我感到很惊奇也很兴奋,说明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进步。看守所的对外开放活动搞得好!亲人关在这里,我们很放心!”。在“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该所组织民警走访在押人员困难户5户,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表达监管民警的一片爱心,树立了监管民警良好形象。该所还聘请了律师、记者等6名形象监督员并定期召开座谈会,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五、科技强所 信息技术有提升
桃源县看守所在打牢根基的基础上,侧重科技强所,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该所重点突出信息化系统的运用。一是完善科技配置,添置高标准主服务器与显示器,实行智能化监控。人手一台电脑,配备专业技术民警进行系统维护和业务辅导。二是全部实行电脑网上办公。除工作日志外,取消了纸制台帐,所有监管事项全部在信息系统运行。监所当日收押、出所、提讯、谈话教育、就医等基本情况及时录入系统,全部实行网上流转。违法犯罪人员数据采集率达到100%。建立了在押人员违法犯罪信息研判机制,实行监管动态信息主导勤务工作。三是推动网上考勤工作。对全部岗位、全所民警实行网上查勤、网上督察、网上考评,与年初岗位目标责任制挂钩。四是实行监控视频与市公安局、省公安厅联网。所有资源信息与驻所检察室共享,随时接受驻所检察官的监督。
(桃源县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