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法院:提升形象主打“三张牌”
近几年来,津市法院为了提升整体形象,在均衡发展的同时,主打“案件质量牌、文化兴院牌、廉洁司法牌”,已初见成效。
首先是打好“案件质量牌”。案件质量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线。为了提高案件质量,该院一是狠抓立案,对该立案的坚决立案,不该立案的做好当事人的息诉息访工作,告知找有关部门解决,杜绝超标立案、无管辖权立案现象,并将立案准确率纳入审管办的考评范围,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近几年来,该院立案准确率达到98%以上,较好地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较好地维护了法院的窗口形象,去年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二是狠抓案件质量管理。该院根据上级法院的精神,于2006年年初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专司案件质量、司法效率管理工作。每月对审判业务部门审、执结的案件进行评查,具体做法是:各审判业务庭设立一名兼职评查员,对本单位的案件质量进行自查后,交院里明确的审判业务水平较高的兼职评查员进行初评,再由审管办的同志逐案进行复核。评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每月对评查结果进行排名,年终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同时,还给办案干警建立了审判业绩档案,作为晋级晋职提拔任用的依据。经过几年的实践,干警的案件质量意识、创先争优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该院的案件质量、司法状况考评在市法院系统排名靠前,上诉案件、发回重审等案件也较少,达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其次是打好“文化兴院牌”。该院党组一班人认为,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聚合,文化具有一种力量。人能创造环境,环境能塑造人、锻炼人。法院的文化建设上去了,就能够带动其他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走出去”。由党组书记、院长谢迎春同志带领相关部门前往“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浏阳市人民法院参观学习后,因地制宜地开展自身文化建设。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康为民等领导来常考察时,对该院新洲法庭的文化墙、文化浮雕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二是“请进来”。去年,该院邀请了宁乡县人民法院院长马贤兴同志来院讲课,重点讲授了《政法职业心态建设》、《心开路宽》等课程,使广大法官深刻认识到了法官心态建设的紧迫性、实用性。今年,该院又请来了常德师范学校高级礼仪讲师杨冬娥授课,重点传授了司法礼仪知识,使广大干警深深懂得了从接待当事人到审判执行中的一些司法礼仪技巧。对规范司法行为,增强干警亲民爱民便民的自觉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三是“建阵地”。继续办好“法官夜校”,由学历高或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资深法官给大家授课,不断提高审判业务水平;扩建图书室,在给每名干警配备电脑的同时,还在图书室添置了4台电脑、1台打印机、1台复印机,各类书刊达2万余册,方便全院干警查阅;改建荣誉室,将历年来获得的奖杯、奖牌、奖状、锦旗、证书等分门别类地摆放在荣誉柜、荣誉墙、荣誉台上,对新招录来的干警进行传统教育,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安心干好每一项工作的自觉性;每到春节,院团支部、工会联合发出通知,让干警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评出一、二、三等奖。几年来,该院春晚办得有声有色,增强了全院干警在法院工作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除此之外,该院还让办公楼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将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悬挂在墙上,让每一个角落充满生机,使整个楼散发着文化气息,让广大干警受到教育。
第三是打好“廉洁司法牌”。近几年来,该院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司法公正。一是在每年年初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实行“一岗双责”,要求责任人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主管院领导对所分管的单位负连带责任。二是强化各种教育。不定期地上党课,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纪守法;组织大家观看电教片,从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及时组织干警学习上级法院编印的《纪检监察动态》通报,教育大家哪些能为哪些不能为,时刻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将最高人民法院的“五个严禁”和省委政法委的“六个严禁”等与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的内容公布在内网上和立案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特点,编制廉政风险示意图,细化到庭到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构筑廉政建设“防火墙”;在院内设立机构聘请兼职“廉政监察员”行使监督职权,及时发现线索,达到早发现早预防;在社会各相关部门聘请“法官形象监督员”,每届任期两年,持证上岗,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公布举报联系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几年来,津市法院违法违纪零投诉,较好地维护了法院的良好形象。
(津市市人民法院 鲁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