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法院:“三项措施”开创知识产权庭的新局面
2011年11月,津市法院通过省高院验收率先在常德法院系统成立知识产权庭,知识审判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顺利起步,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审判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优化人才结构。为新成立的知识产权庭做出成绩,该院在案多人少,办案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挑选了一支能干事、会干事的精兵强将组成了知识产权庭。充实二名具有全日制法律硕士学历的年轻干警、一名办案骨干,一名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到知识产权庭,并由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担任庭长,合议庭组成人员均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强化岗位培训。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新要求,分管副院长阿毅参加了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中美知识产权培训学习;该庭庭长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培训班,重点进行了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学习;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全庭所有人员集中进行了省高院开展的知识产权培训学习,并人手购买一册省高院民三庭编写了《知识产权、涉外商事诉讼守则》。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干警的业务水平,推动了民事审判工作进一步上台阶、上水平。
深化企业服务。为增强法院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宣传《商标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今年4月,该院知识产权庭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走访中意糖果公司、鸿鹰详生物公司等该市知名企业,准确掌握地方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司法需求,并针对企业现状提出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著名商标的商标保护司法建议,协助解决发展中的法律难题。今年来,该院共审理涉及企业纠纷案件 5件 ,协助解决发展难题32件,为保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津市法院 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