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牵住交通事故的“牛鼻子”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1-11-24 11:26:04 【字体:

---安乡县治“摩”工作启示录

  随着安乡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摩托车已经成为全县(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主要代步工具。尤其自2006年以来,全县摩托车以每年6000台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2011年8月底,全县共有上户摩托车52811辆,还有大约几千辆“散兵游勇”无牌无证;加上没有上户的摩托车,估计全县摩托车总数约为6万辆,摩托车数量已占到全县机动车总数的88%。由于大量“三无”摩托车恣意驰骋,“涉摩”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仅今年1—8月,全县就发生“涉摩”交通事故310起,占事故总数的71.2﹪;受伤495人,占受伤总数的78﹪。

  数量如此之巨的摩托车,不仅分布线长、面广,而且摩托车驾驶人也是一个从十几岁到六、七十岁,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庞大群体。摩托车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突出,不仅给交通安全和“两抢一盗”犯罪带来了极大隐患, 而且“三无”摩托车因未办理交强险,根本不具备抗风险理赔能力,一旦发生“涉摩”交通事故,肇事方往往因未投保而无力赔付,受害方往往因理赔不到位而采取过激行为,甚至停尸闹事、堵路、堵桥。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有效治“摩”,再一次纳入了该县县委政法委、县公安交警大队今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从7月份开始的全县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共新办理驾驶证1786本,行驶证1138本,投保交强险7254台,年检5258台。短短3个多月的整治行动,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党政重视、强力推进是关键

  7月17日,安乡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欧阳忆清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主持召开全县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就如何动真格、重实效,强化责任意识,确保整治行动高质高效完成预期任务等进行周密部署。会议明确成立安乡县摩托车社会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其亲任组长,县委政法委、公安局、交警大队、安监局、财政局、卫生局、国税局、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安乡支公司、县电视台和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县综治办主任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摩托车整治工作的日常调度。8月11日,县综治委再次组织各乡镇长、派出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制定下发《安乡县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整治内容,将治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会上,副县长陈支文对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将各乡镇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的考评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治工作考评范畴并单列10分,在各乡镇辖区内,年内只要发生一起因“涉摩”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性堵路、堵桥事件,造成影响较坏的,该乡镇年度综治工作考评“一票否决”。

  据了解,自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该县共召开5次工作调度会,3次现场指导会,3次阶段任务责任人结帐考评会,每次开会都点评到乡镇,“板子”打到个人,确保一竿子插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切实做到治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目标、任务、措施、责任、考核“五到位”。

  启示二:突破“瓶颈”、创新机制是保障

  为深化摩托车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乡镇包干、全民参与”的管理网络,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将责权利下放,由综治牵头,引导各部门、乡镇、村组切实履行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摩托车交通安全源头管理。一是部门分工明确。各成员单位都有一名班子成员为县摩托车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并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详细分工;二是乡镇成立专班。全县每个乡镇都成立了摩托车社会化管理办公室,并明确一名乡镇领导负责;三是宣传广泛深入。在全县乡、村主要路口书写、悬挂宣传标语300余幅,统一印制《致全县摩托车驾驶人的一封公开信》、《办证、上户、投保须知》等交通安全宣传资料4万份,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四是全面摸清底数。各乡镇发动包村乡干部、村治安主任、村民小组长逐户彻底摸清摩托车底数、登记造册,广泛宣传摩托车严重交通违法的危害性、办证投保的必要性及相关政策、措施,及时督促他们办理牌证和缴纳保险;五是强化责任追究。明确各部门、各乡镇、各村组摩托车社会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本辖区摩托车车主及驾驶员进行日常管理和“五位一体”(即办牌、办证、保险、年检、年审和安全宣传教育一体化)教育,并依照考评细则强化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的,按规定严格追究相关部门、乡镇、村主管领导的责任,直至降级、免职。通过创建县、乡、村三级联手管理新机制,在全县营造了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全民参与、责权到人的良好氛围,从而破解了多年由于警力不足而难以覆盖执法的历史瓶颈,使“三无”摩托车无处藏身。

  启示三:宽严相济、“治”“教”互动是途径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严查严治,高压震慑仍是治“摩”的重要环节。整治宣传发动阶段,在县综治委的协调组织下,该县交警与各乡镇干部联合在全县各路口设立检查点,对无牌、无证、无保险摩托车主实行宣传教育为主,首查免罚政策;进入全面整治阶段后,为整合工作力量,交警部门还授权委托各乡镇派出所民警联合执法,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深入偏远乡镇,严厉打击整治“三无”车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姑息迁就,不搞运动一阵风。该县交警大队还以“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宣传活动为载体,不断更新宣传方式和内容,用身边的典型案例现身说法,力争使交通安全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交警大队对比宣传,群众深受教育,对摩托车上牌投保自觉性空前高涨。

  启示四:延伸窗口、便民惠民是核心

  深入乡村,贴近民众,改进工作方法、作风,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程序,积极开展上门服务,把惠民便民措施落到实处,是该县交警大队延伸窗口,惠及民生的有力举措。县交警大队和保险公司将车管业务和保险业务延伸到各乡镇,在每个乡镇码头设立临时办牌办证服务站和代办点,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流动车管所”上门办理摩托车上牌、办证、入保、年检等业务服务。该县焦圻镇地处偏远,离县城足有40多公里,当地村民看到“流动车管所”走村串户、风尘仆仆,都为之感动。该镇五一村四组村民何某感慨地说:“像交警这样主动上门服务,把实惠送到家门口,俺没么的讲的,一句话,办证!”

  为切实提高广大摩托车主办牌办证积极性,该县还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服务政策。对办齐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手续的,由县财政保证其享受相应的购车补贴;县卫生局给予办证人员办证体检的优惠;对整治期间主动申请办理摩托车牌证的,一律不实行交通违法处罚,免收摩托车检验费等。交警集中办证之后,对没来得及办理的,再由乡镇安排专人组成办证工作组,带着复印机和相关表册下到村组,到田间地头对摩托车主逐一登记,由专人到交警大队和保险公司窗口统一代办,再将办好的相关手续送到办证群众手中。这样的办证方式服务到“家门口”,为群众节约了时间和往返费用,深受欢迎,引来好评如潮。

  “走过荆棘路,回首满径花。”下半年以来,安乡县在摩托车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指挥下,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充分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推动了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的纵深开展。目前,该县各乡镇群众办牌办证空前踊跃,“涉摩”道路交通事故大幅度减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