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保执行 用好用活“六大机制”
津市市人民法院院党组高度重视执行工作,提出了重部署、重保障、重压力工作战略,通过召开党组会、院务会、全院干警大会层层传精神、压责任、定任务,全院干警拧紧一股绳,看准一个目标,用好用活责任联带机制、联席会议机制、执行威慑机制、执行救助机制、涉执行信访处理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六大机制”,全力争创省级“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用好用活责任联带机制。将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考核范围,增强基层党委、政府、村居两委、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责任。将辖区内执行积案的多少、消化的快慢与社会治安综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将执行工作在综治考核中的分值由1分提高到2分。建立以村、居委会为基础单位,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为中心的执行工作情报信息考核网络,共同协助人民法院抓好辖区内执行积案的执行工作,确保及时执行到位。
用好用活联席会议机制。完善“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政法委书记牵头,每季度一次的党委、人大、政协、司法、国土、工商、房管、税务、银行等成员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在联席会议上针对法院报送的执行案件提出对策举措,并按照法院出具的文书履行协助义务,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的执行工作格局。目前已组织了多次联席会议,解决了大量复杂重大案件,效果显著。
用好用活执行威慑机制。针对个案的不同情况,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择案公布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生效文书的信息,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促执行;加强与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的联系沟通,对规避执行人降低信用指数,形成信用威慑力,促其履行判决;加强与工商、税务、城建、国土及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在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情况下,暂停办理证照、过户等相关手续;灵活运用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等新方法新手段。
用好用活执行救助机制。近几年,在津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司法救助基金的保障水平得到提高,目前已按30万标准落实执行救助基金的任务。同时,为最大限度发挥司法救助金的作用和效果,该院注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了《司法救助基金管理使用规定》,将救助重点放在交通肇事、医患纠纷、人身损害赔偿、扶养、抚养、赡养纠纷等类型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最大限度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从源头减少执行积案。
用好用活信访处理机制。执行院领导干部轮流带班接访制度,制定《领导带班接访工作考核办法》、《首问、首访(办)责任制》及《立案信访工作岗位责任制》。各项制度就接访时间、处访效果以及考核指标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在接访时间段内,接访领导必须认真做好接访值班工作,针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做好接访记录,所接访的案件能现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记录在案,事后挂牌督办,要求责任人员限期解决,实现执行信访工作的动态管理。目前,该院涉执行信访案件的息访率达到100%。
用好用活绩效管理机制。通过压任务、压效果、压责任、压积案、压质量五个方面,促使工作落实到岗到人,确保取得成效。在《岗位责任制》中细化执行工作考核指标,从执行主管领导、局负责人、执行法官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完善案件执结率、执结到位率、涉诉信访率、和解率、案件质量等评查指标,每月对执行部门进行全面考核,每项指标低于目标值的,按规定考核,力求将工作抓到点,抓出效果。该院2010年案件执结率达90.61%,实际执结率达77.48%,执结标的到位率达82.54%,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58.82%。
(津市市人民法院 周炜 姜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