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吹开平安花
—“平安汉寿”创建活动纪实
漆黑的夜晚,一人或几人手持铜锣,在村庄的小道巡更,边敲锣边呼唤:“各家各户,鸡鸭小心”、“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过去电影里可以见到的镜头,今天在汉寿县酉港镇柳林村再现:由7位村民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员,每晚在村庄里巡逻,提醒村民注意安全。酉港镇这种治安联防巡逻模式,是汉寿县创建平安工作的一个缩影。
强化组织领导创建平安
3月4日,县委书记刘定青在全县政法工作暨“平安汉寿”创建动员大会上指出:“创建平安汉寿是一项神圣使命、一项时代重任、一项系统工程,务必凝心聚力,硬化举措,完善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一时间,“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社区”、“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家庭”、“平安交通”等创建活动如春潮涌动。
刘定青亲任县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平安建设工作全力支持,做到会议常议,讲话常提,下乡常问,工作常抓,及时解决平安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副书记、县长宋云文5次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学校及幼儿园安全防范、新兴桔林垸移民问题等事关社会平安稳定的工作。县政协成立专门调研组,深入基层走访座谈,开展“平安汉寿”专题调研,并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提出了“从落实责任制抓起、从源头抓起、从加强队伍教育管理抓起、从夯实基础抓起、从长效机制抓起”的建议。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综治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县30个乡镇区、120多个部门单位进行专项督导,推介先进典型,指出问题不足。
现在,“平安汉寿”创建已成为全县的中心工作,“平安汉寿”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
化解社会矛盾创建平安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既是今年中央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平安汉寿’创建的重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曾勇多次在会上强调。
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平安汉寿”创建工作的主线。30名在职县级领导坚持每月轮流坐堂接访一次,“面对面”接待上访群众。乡镇设立信访办理站,党政班子成员每天轮流坐堂接访。
县委政法委深化“三官两员”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政法干警职业优势,当好义务法制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受到社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县人民法院坚持庭审下乡村,方便群众诉讼,开展法制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县司法局深入开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注重源头治理预防矛盾、深入排查发现矛盾、调解优先化解矛盾,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30起,制止群体性械斗14起,防止纠纷引起的自杀10起,预防民转刑案件22起。
目前,汉寿县构建了以领导大接访活动为统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矛盾调处中心为主体,乡镇及综治成员单位信访工作站、基层警司联调室为基础,村(居)治安维稳信息员为前哨的四级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将“坐堂接访”和“带案下访”结合起来,把维稳触角深入了基层。
针对突发性事件处置推诿、扯皮的问题,该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制定了《处置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处理医患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和《处理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使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步入规范化、长效化轨道,提高了矛盾调处效率。
5月12日晚,县城某医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死者家属邀集几十人冲击医院,准备抬尸闹事。分管卫生副县长,县维稳办、县卫生局、县公安局主要负责人,以及死者所在地党政主职立即赶往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积极协商调处,次日上午便达成了协议。信访维稳力量的加强,工作机制的完善,使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初始阶段。1至8月,汉寿县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6%,集体访下降36.1%。
坚持打防结合创建平安
一个地方的稳定与平安最直接体现在社会的治安面上。近年来,汉寿县加快推进打防控一体化的“大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打造平稳、安全的社会治安局势。
今年,县公安机关从解决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切身、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以快侦快破为原则,突出重点,连续作战,深入开展了侦破命案、打黑除恶、禁毒缉毒、“五打三禁一建”等专项行动,取得丰硕战果。截至8月底,全县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40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69名,批捕238人;查处治安案件591件,行政拘留122人;摧毁各类违法犯罪团伙13个,其中盗窃团伙8个,恶势力团伙5个。
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该县还强调治安防范的重要性,打防结合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县城区建立起了公安民警、专职巡逻队伍为主,各级治保组织为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小区守楼护院保安为补充的治安防范队伍。7月份以来,公安局机关民警,龙阳派出所社区民警、实战中队中队长下到所联系的社区,每周3天组织、参与治安巡逻。同时,每天安排2台治安巡逻车,分三个时段巡逻,并滚动播报治安防范温馨提示。农村集镇配备了10人以上专职治安巡防队。三和乡、岩嘴乡还巧妙地在乡村干部机动车上贴上“治安巡逻”标识,群众有事可以随时找这些“治安志愿者”。治安巡逻队伍的不断壮大,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上半年,全县侵财类案件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0.8%。
适应新时期治安形势需要,大力加强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主的技防建设。
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设立了闭路电视指挥监控总控室,在城区主要路口、重点路段、要害部位安装电视监控器,在巡逻车辆、出警车辆上安装车载对讲设备,并将人口、车辆、犯罪情报、矛盾调处信息录入微机,实行电子管理。在2008年技防建设的基础上,龙阳镇今年再次投入4万余元,新装了9个监控探头,教育主管部门为全县42所学校、幼儿园配备了电子监控系统。目前,城区党政机关、车站码头、交通要道等重点部位共安装电子视频前端探头230多个。大型医院、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居民小区以及独立成院的企事业单位全部完成技防安装任务。
与此同时,汉寿县还积极推进治安电子防控社会化建设进程,引进防控安装公司2家,近300户临街门面、商铺安装了视频、红外线报警系统。
加强社会管理创建平安
前不久,崔家桥镇回龙潭村的余贵喜(化名)给村里捐了1000元钱。这是村干部没有想到的。
原来,余贵喜因犯抢劫罪被判刑,2008年12月提前刑满释放回家。身份特殊、身无分文的他,找工作不遂愿,做生意无本钱,还要受人冷眼和歧视。余贵喜思想波动极大,又有了“重出江湖”的念头。
镇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知道余贵喜的情况后,一道上门做思想工作,引导教育他痛改前非,面对现实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今年春节刚过,在村委会的安排下,余贵喜跟着本籍在浙江温州承包铁路电气化工程的老板外出务工。余贵喜手脚勤快,很快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工资也从每月800元涨到了2200元。生活上有了改善的余贵喜,今年3月还找到了称心的女友。余贵喜十分感激地说:“我现在拥有这样好的生活,全靠安置帮教站和村里的大力支持,是党和政府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今后我要多做公益事业来回报社会。”
今年,汉寿县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加强了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和管理。该县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立了安置帮教站,落实帮教责任人,进行定期帮教谈话。全县现已接收帮教对象986人,绝大多数得到妥善安置,刑释解教人员重新回归了社会。公安机关在户口清理整顿活动中,对暂住人口进行再次清理、核实,使流动人口的底数更加明了,管理更加到位,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呈现下降势头。认真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摸底和管理工作,对4名有暴力倾向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由县乡财政出资,送往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
夯实基层基础创建平安
平安创建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才是平安创建治本之策。
该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综治维稳“村为主”的工作模式,明确“治安防范村为主、人口管理村为主、法制教育村为主、排查调处村为主、教育稳控村为主、接访劝返村为主”的职责,把任务明确到村,责任落实到村,矛盾化解在村,奖惩兑现到村,前移平安创建的关口,构筑社会平安的第一道“防线”。
据文蔚乡党委书记席在刚介绍,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把综治维稳工作纳入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每年村党支部书记向党委书记签下综治维稳“军令状”。同时,建立村干部联户、蹲点干部联村、党政领导联片“三联”责任制。正是得益于这一“村为主”的做法,文蔚乡已连续10年保持了无群体性事件、无越级上访,社会治安状况好的工作局面。
龙阳镇位于县城,人口逾12万,社情民情复杂,治安维稳任务繁重。该镇今年推行综治维稳“村为主”机制以来,基层干部创建平安的履责意识增强。过去有矛盾,是“镇里不来人,村里不出手”,现在发生涉稳事件,村(居)干部立即赶到现场,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7月18日,该镇西湖砖厂职工游某下班后,到团湖渔场拾死鱼时不慎溺水身亡。事件发生后,西湖村、岭湖村、团湖渔场、砖厂四方立即协调,各自做好相关人员工作,没有引发大的涉稳事件。当镇里知晓此事时,已妥善处置完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平安之花正吐芬芳,在龙阳大地娇艳盛开!
(曾玲 李忠 成晓燕 邱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