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津市市人民法院五招擦亮为民窗口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0-06-30 15:46:38 【字体:

  近年来,津市市人民法院紧紧抓住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立案信访“窗口”工作,五招并举,在务求实效、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配齐配强人员,健全立案信访工作网络。在该院编制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过得硬,敬业精神强的同志选配到立案信访工作,将拟提拔使用的青年干警放在立案信访第一线进行锻炼,并按照职能分别设置执勤法警、诉讼引导、立案咨询、信访接待、便民服务等人员8名。2009年,针对涉诉信访有所抬头的情况,院党组决定实行全员大接访,制定了相关制度措施,坚持院领导每人一周轮流值班接访,与案件承办人、承办庭负责人和分管院长联合处访的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了执勤法警、导诉人员、立案咨询和信访接待人员,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立案信访工作的良性格局。2010年初,该院在津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公开招聘两名司法警察和一名书记员,充实到立案信访部门工作。

  二是配套硬件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立案信访窗口的服务功能。2009年以来,该院对立案信访大厅进行了重新规划,将立案咨询与信访接待分开接待;还根据工作需要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置了人民调解办公室、人民陪审员办公室、三调联动办公室、安保值勤办公室;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安装了两套智能门禁系统和两套安全监控系统,添置了手持式安检仪、简易式安检门、网枪、防火防爆毯、电警棍等安保设备;建立了法院内外网站,大力推行网络化管理;在立案信访大厅配备了立案、收费和流程管理专用电脑及打字、复印、传真等设备,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服务。

  三是注重制度建设,规范立案信访工作目标责任。首先是规范立案审查、查询咨询、诉讼引导、值班备勤、信访接待等工作人员职责。其次是配套完善《首问、首访(办)责任制》、《服务公开承诺制》、《文明接待(访)制》、《文明用语》、《诉讼费减缓免办法》、《司法救肋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及《立案信访工作岗位责任制》并在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上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振奋精神,树立立案信访窗口形象。2010年,该院以贯彻实施“领导干部五五管理办法”、“党员创优争优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形象建设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干部作风纪律整顿,要求全院干警尤其是工作在立案信访第一线的干警全面贯彻执行《津市法院关于加强干部作风纪律的决定》,重温党章和誓词,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上访”为“下访”,变“坐堂办案”为“能动司法”;对以判决和裁定方式结案的案件,以及上诉改判和发回的案件,全面进行回访,主动上门倾听群众心声;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置专门信访接待窗口,每天坚持由一名院领导值班接访,并会同案件承办人、承办庭负责人和分管院长共同处访。争取当堂解决问题,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进行办理。法官形象有所好转,群众满意度有所提升,今年上半年在全省队伍形象民意测评中排全市法院第二名。

  五是创造条件,方便群众诉讼。首先是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立导诉台,配备导诉员,负责诉讼引导;建起了当事人休息室和便民服务台,添置了笔墨纸张、眼镜、饮水机和便民电话;专门印制了诉讼文书样式及各类诉讼指南30余种,方便群众查阅;在大厅设置触摸屏,将机构设置、岗位人员职责、服务承诺、诉讼指南、诉讼费收取办法及减缓免规定、司法救助机制、审判流程等信息在触摸屏上公示。其次是加大诉讼费减缓免力度,建立司法救助长效机制。坚决执行国务院颁发的人民法院诉讼费收取办法,严格执行诉讼费收取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下岗职工”实行诉讼费的减缓免,平均每年减缓免交诉讼费15万元左右。此外还在津市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创设津市市司法救助基金,制定《司法救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了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及审批发放程序。2009年以来为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费金达20万元。同年腊月二十八,院长锺欣吾带领干警深入石门慰问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受害人彭业平,为其送上了2000元司法救助资金,并加大执行力度,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强制执行11000元。

                      (津市市人民法院 钱绪志)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