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常德交警摩托车社会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成效显著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0-03-19 16:31:13 【字体:

   自我市推行摩托车社会化管理工作以来,各地迅速结合辖区实际,紧扣“五位一体”工作任务,立足常态长效管理,深入推进摩托车社会化管理工作,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单位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地遏制了摩托车事故高发的态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

  一是完善网络建设,组织保障到位。各地在前期认真学习“津市经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紧立足辖区实际,由政府牵头成立了摩托车社会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本地摩托车社会化管理工作。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各乡、镇长为组长,下设办公室,综治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各行政村(居委会)明确支部书记担任交通安全员,直接负责本村本组的摩托车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县、乡镇、村(居委会)三级工作管理网络,为摩托车社会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利用经济杠杆,经费保障到位。各地按照“谁办理,谁受益”的原则,财保公司给保险代办员1台摩托车交强险一定数额的补助提成。交警部门按办理一本摩托车驾驶证、办理一台摩托车牌照、办理一台摩托车年检一定比例的补助提成。补助经费由保险公司和交警大队按月核实后拨付给乡镇管理办公室。所有补助经费70%给村交通安全员,20%和10%分别给乡镇和县管理办公室作为考核绩效奖励经费。各乡镇“管理办公室”的办公场所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提供,办公室所需要的硬件设施由县财保公司逐步解决,乡镇保险业务原则上由财保公司经办,办公室人员工资由乡镇解决,确保了各项经费的保障到位。

  三是紧扣五位一体,基础工作到位。各地紧扣摩托车办牌、办证、保险、年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位一体”工作任务,并把工作任务层层明确了到乡、村和中队。同时,各乡镇、村组和中队建立健全了责任包保台帐,乡镇、村组建立了摩托车、驾驶人动态管理台帐,全面管控摩托车从源头管理到日常管理的整个过程,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控得住、管得了。

  四是强化民本理念,便民措施到位。在摩托车社会化管理工作中,各地按照“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理念,降低办事门槛,减少办事关卡,简化办事 程序,前移办事窗口,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使群众乐意按照管理的指向配合管理。各乡镇在车辆较多、群众居住较集中地点,组织车主集中办理车辆注册和办理驾驶证、保险等业务。各大队主动与乡镇联系,简化工作流程,抓好下乡服务。县卫生局派人到乡镇卫生院指导对驾驶申领人的体检。县财保公司选派业务员随民警下乡办理保险业务,真正做到了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好摩托车的上牌、办证等工作。

  五是立足常态长效,机制建设到位。其一,加大日常宣教力度。各地联合宣传、教育等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种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和氛围,实现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其二,加强日常监管。各地纷纷抽调专门人员组成摩托车专项整治工作组,加强对摩托车的监管,并及时开展摩托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管控到位。其三,强化督导检查。各地由综治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乡村、学校、运输企业、省道沿线重点地区和单位,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做到了督导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对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纳入综治考核一票否决的范畴,为全面推进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常德市交警支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