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交警:“五强化”、“五狠抓” 全面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
澧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现有民警129名,下设9个股(室)13个中队,管辖机动车驾驶人71256名,机动车辆69560台,道路4281公里。近三年来,全大队共办理交通违法行政处罚案件128951件,办理车辆、驾驶人等行政许可52719件,处理道路交通事故1698起,侦破逃逸事故39起。行政拘留327人,刑事拘留47人,暂扣或吊销驾驶证98本,依法收缴非法牌证、装置385副(本),扣留并上交财政拍卖车辆11台,彰显了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权威。全县道路交通畅通,无堵塞,交通事故逐年下降,无特大交通事故;群众投诉大幅下降,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实现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评为先进单位,2008年4月,大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交警系统规范执法先进集体,该大队代表常德市公安交警系统在2009年全省公安交警执法教育培训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一、强化领导,狠抓制度建设。全队规范化执法水平的提升,关键在领导,重在制度建设。该大队党委一班人在党委书记、大队长谭伟的带领下,始终强化规范化执法的领导,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一是狠抓执法责任制度建设。大队建立了大队长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的规范执法责任制度。制度建立后,层层签订规范执法责任状,将规范执法的责任人从大队长层层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民警,确实做到每个民警责任明确;二是狠抓程序性、实体性制度建设。抓好规范执法,就必须杜绝民警执法的随意性,为此,大队就路面执法、事故处理、违法处罚和车驾管业务等各执法岗位、执法环节制定了详实的程序性、实体性的规章制度,把每一个执法行为、执法环节都纳入有效的约束之中,使执法职责界定明确,切实从源头上杜绝执法的随意性,保证规范执法。三是狠抓执法监管制度建设。执法监管是执法规范化的保证,大队制订了《执法状况考评办法》,对各二层单位规范执法进行全面考评;制订了《民警岗位规范执法精细化考评办法》,对每个民警规范执法情况进行考评;制订了《执法案卷质量考评办法》,对办理的每个案件质量进行考评;为了保证执法监管和考评取得实效,大队还制订了《规范执法奖惩办法》,对二层单位、执法民警按考评结果进行严格的奖惩。
二、强化培训,狠抓行为规范。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是前提,抓好民警培训提高素质是基础。一是强化理念培训。该大队通过认真组织民警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强化了执法为民理念的教育培训;通过组织民警回访违法当事人、回访事故处理当事人、开放警营及“交警当一天的哥”等实践活动,切实增强民警执法为民自觉性的认识;通过组织民警以案说法,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民警执法为民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民警规范执法的意识;二是强化法律法规的培训。按照“大练兵”、“三个必训”及“三考”的要求,采取举办短训班、有奖知识抢答赛、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民警认真学习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及大队的各项制度,使民警真正懂得执法的行为规范;三是典型的示范引导。大队每年坚持举行“路面执法能手”、“事故处理能手”、“法律文书制作能手”、“车驾管岗位能手”、“假牌假证辨别能手”等五个能手的评选活动,大力提倡民警立足岗位,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民警规范执法行为的自觉性。
三、强化保障,狠抓执法力度。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目的就是加大执法力度,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大队注重强化保障措施,为民警的严格执法创造宽松环境。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交通管理执法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上“权、情、利”的干扰不可避免的影响民警的执法,大队党委出台了一系列组织保障措施,党委集体顶住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为民警执法撑腰壮胆;二是强化科技装备的保障。近年来,大队筹资1000多万元,不断完善科技装备,先后建成了全县道路电视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添置了测速雷达、交通事故勘察车、称重仪、摄像机、录音笔、酒精测试仪等高科技装备,更新执勤警车28台,高科技装备的推广和应用,为加大执法力度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强化民警合法权益的保障。目前,社会矛盾突出,执法民警的合法权益常常遭到不法侵犯,大队党委注重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大队党委为被诬告的5名民警恢复了名誉,对阻碍民警执法的11名当事人给予行政了拘留处罚,对2名袭警的犯罪分子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四、强化服务,狠抓执法形象。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就是要为群众提供热情服务,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树立交警良好的执法形象。一是实行首问负责制,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大队在窗口单位设立值日法制员和业务引导员,在全大队实行首问负责制,规定凡是首先接待办事群众的民警,负责提供咨询服务、全程协助办理直至业务办结,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二是满足群众的新期待,不断落实和出台便民措施。大队认真落实公安部、省、市公布的便民措施,同时还广泛调查了解群众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新期待,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环节、简化手续、降低费用,出台了便民利民的五项硬性规定,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三是转变执法方式,推行上门服务。近年来,大队注重转变执法方式,开展了送牌证上门服务,累计深入到全县18个乡镇上门为群众办理摩托车牌证3800多副;深入到全县57家企业帮助解决交通管理难题;上门送达电视监控违法处理通知书1500多份。
五、强化监管,狠抓责任追究。提升规范执法水平,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和严格的责任追究。该大队建立了长效的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把交通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和办事程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同时还聘请180名执法监督员,定期听取意见,累计召开座谈会9次,收集和整理意见建议57条,通过整改,较好地改进了执法工作。二是狠抓内部监管。坚持执法监管常态化。大队成立执法监管考评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到二层单位、执法现场对单位及民警规范化执法情况进行考核,做到监管不留死角,考核不漏一人,每月底按考评办法综合评价打分。考核结果讲评经常化,对每月规范化执法考核结果坚持月例会讲评制度,讲评会全队民警参加,大队长亲自讲评,对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不遮掩。三是坚持责任追究已形成固定的制度。对5个规范执法未达优秀的二层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对主要负责人给予了免职处理,对规范执法未达合格等次的28人次民警取消了评先评优资格,对8人次民警在执法中严重违规的给予禁闭、停止执行职务处理。
(澧县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