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人民法院三大措施提升执法为民水平
今年以来,津市市人民法院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采取得力措施,提升执法为民的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诉讼指导。首先,强化立案前风险告知。在立案大厅设立导诉台,每天安排干警值班,解答当事人诉讼咨询、告知诉讼风险、免费提供诉讼指南,对没有诉讼经验、没有聘请律师、文化程度不高、老弱病残孕、未成年人以及农民工等当事人提供“一条龙式”法律服务,指导当事人正确诉讼。其次,审理时实行类案释明。针对辖区矛盾纠纷的特点和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以及法律意识现状,该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将类似案件的卷宗让当事人阅读,并就当事人提出的的疑问进行解答,使得当事人对其诉讼主张是否正确、提交的证据是否能够足以证实己方主张以及案件的胜负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达到有效指引当事人诉讼行为的目的。再次,重视判后答疑。案件宣判后,当事人对裁判有异议、疑问来访的,由原承办法官对裁判有关程序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法律适用等向当事人进行解释、说明;当事人申诉、申请再审的,由原承办法官与立案法官共同进行接访。
二是加强民意沟通。首先,该院干警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及时启动“五进”(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户、进学校),组织干警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和征求意见表2400份,收集建议意见51条。其次,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采取专题研究、开展工作调研、进行业务指导、选定典型案件等步骤和方法组织落实,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再次,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及时准确的司法信息。为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与沟通,每季度用专刊形式向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法院工作。最后,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案件审判信息,展示法院工作动态等。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该院在组织庭室和干警自查自改工作中的不足的基础上,专题召开法官形象监督员座谈会,充分发动广大监督员们原汁原味的反馈社会各界的批评意见,帮助法院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增强整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加大审判力度的同时,把领导示范办案与岗位练兵结合起来,提高办案水平。另外,在全院干警中开展庭审观摩、优秀法律文书评比、书记员技能竞赛和司法警察值庭比武大练兵活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高潮,目前,已组织两场庭审观摩,40名干警参加4个项目的竞赛。为强化规范管理,筹资近3万元建起了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变原来各庭室局队签到考勤为现在的上下班刷卡考勤,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有效堵塞管理漏洞。
(津市市人民法院 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