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安乡交警大队宣传教育路渐走渐宽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09-07-31 18:24:47 【字体: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水平。搞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为适应新形势下交通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安乡大队以抓好交通安全宣传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宣传工作思路,努力改进宣传教育模式,在宣传主体、对象、内容、机制、效果上实现“五个转变”,全面提高了辖区广大群众百姓交通综合素质,成效显著。

  一、在形式上实现由交警唱“独角戏”向社会“大合唱”转变。

  随着机动车辆的激剧增多,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已经演变为一个全社会共同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交安宣传教育上,单一宣传主体已经很难提高交通安全宣传功效。为此,大队领导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平时的交管工作中,积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广泛发动交通、教育、农机、安监等政府职能部门将宣传教育的主体社会化,促使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努力完善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信息机制,由政府牵头,督促各个职能部门转变观念,明确各自职责和分工,增强抓好交通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交安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从而使交警大队从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中走出来,实现政府及社会各部门齐声合唱、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在内容上实现“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

  针对以往交通安全宣传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单调,难以给广大交通参与者留下太多、太深印象这一现状,大队一改以往的说教模式、灌输形式,在提高宣传教育娱乐性、实效性上狠下功夫,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民心,摸透受教育群体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形式和内容,从而达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针对宣传教育对象的不同,灵活选择教育内容。如对广大驾驶员,主要侧重于交通法规和警示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对学校师生,主要是加强安全乘车、安全过马路等方面的常识教育。对广大农民朋友,主要是进行安全常识和交通法律法规教育。根据不同时的对象,选定不同的宣传内容。二是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在继续深化原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宣传手段,积极引用电视、电台、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进行广泛宣传,力求达到声、形双重效果。三是在宣传内容上求创新。特别是通过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定期对辖区交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深入剖析交通事故案例,及时通报交通违法车辆和行为人,从而达到警示与教育并重的效果。

  三、在对象上实现由“城市化”向“乡村化”的转变。

  近年以来,随着农村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导致其与农村交通条件和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严重缺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交通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状,有效提高广大农村群众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大队把宣传教育工作由县城区向农村进行覆盖。一是把农村宣传教育与县城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组织民警深入农村,特别是农村有重要活动、人员相对较为集中时,见缝插针,组织民警及时向农民朋友们宣传交通法规,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图展和播放录像,把安全送到农民手中,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遵章守法的好公民。二是组织民警经常深入农村村组,调查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掌握交通安全宣传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制作和发放“警民联系卡”,切实密切警民关系。三是在宣教工作中注重抓住基础和重点人群。大队经常主动与各乡镇政府沟通和协商,促使其在农村机动车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此外,大队还指导各乡镇建立一支由交通安全信息员组成的交通安全宣传队伍,通过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然后立足实际,以一带十,由点带面,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从而使各项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四、在机制上实现由“短期行为”向“长效机制”的转变。

  交通安全宣传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丝毫不能松懈怠慢。要使交通安全宣传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中植根,关键是要实现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由短期化向长期化的转变,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宣传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此,大队着重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宣传教育骨干的教育培训,在宣传内容、宣传策略、和宣传效果上搞好调研求突破,切实增强宣传工作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每周定期下乡宣传两次,强化宣传深度;每半月在车站、集镇等人口密集的场所举行一次大型的宣传教育活动,突出宣传的广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警营开放活动,增强交管工作的透明度,密切警民关系;每周在县电视台政治专栏节目里进行两次交管工作的宣传报道,通过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案例分析、违章信息曝光等节目,强化广大司乘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三是注重营造长期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除坚持悬挂横幅标语外,大队还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短信等现代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长年坚持不间断,让交通安全意识在广大群众心目中根深蒂固。四是用责任制约束和规范宣传工作,对宣传工作不到位,或因宣传教育不力导致出现重大状况的,大队将按规定追究相关宣传民警的连带责任。

  五、在效果上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交通宣传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在参与交通安全中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大队在开展宣传工作时,不以开展宣传教育的次数多少来看成绩,而是以宣传质量和效果论英雄。为确保宣传教育质量和效果,大队首先着手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宣传员队伍,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宣传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次,抓好各乡镇、行政村交通信息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其履职能力,以点带面,从而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再次,大队对交通宣传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宣传员要因势利导,把准“脉搏”,写出精品,引起全社会共鸣,正确引导交通参与者,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对道路交通安全内容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眼。

(常德安乡大队  潘宏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