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工作交流 >> 详细内容

津市市探索建立下岗退役军人再就业援助的长效机制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08-12-22 14:54:45 【字体:

  关爱优抚群体是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3年以来,津市市针对企业改制后下岗退役军人不断增多的新情况,适时对203名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妥善安置。近几年来,一部分城市转业志愿兵、伤残军人、参战军人、二等功臣下岗后由于身体、技能等原因在再就业方面有困难,向政府提出了诉求,市政府根据情况作了部分安置。为了做好城市下岗退役军人再就业援助工作,2008年11月,津市市政府领导在听取民政部门情况汇报后,召开常务会议,对这一工作做了长效运转的安排。

  一、明确工作职责,搭建一个务实高效的班子。市政府明确一名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调研员袁竹炮同志专抓主管这项工作,代表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常年坐班督导。并从民政、劳动、财政部门各抽调与之相关的业务骨干组织专门工作班子,于十一月下旬做到人员、职责、经费、办公地点四个落实。十二月上旬将第一批166多名符合条件的对象逐步推荐再就业到位。

  二、认清工作性质,谋划一条长效操作的路子。下岗退役军人再就业援助工作是一项有利于国防建设,促进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完成好。为做好常年接待和推荐岗位工作,工作小组明确民政部门负责接待、审核对象身份,劳动部门负责提供就业岗位,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工作方式讲述灵活务实,平时各值一方,一周一次会商,工作出现梗阻,实行首长问责,确保工作运转畅通。

  三、针对工作对象,安排适合服务群体的位子。城市下岗退役军人,曾经在部队严格训练,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但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劳动技能,专业知识相对处于弱势。针对这一特点,津市市在考虑推荐再就业岗位时主要安置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单位的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上,并对他们的工资收入、医保社保等福利待遇作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自愿放弃安置,申请自主创业、择业的,市政府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创业补助,使优抚对象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待照顾。

  四、正确把握导向,宣传推介自主创业的尖子。2003年以来,津市市在安置城镇退役军人方面就开始实行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到2008年共有343人自愿选择走向市场,市政府共投入363.2万元资金支持其创业和择业。民政部门始终关注这批优抚对象的成长,对其中卓有成就者进行大力宣传推介。转业志愿兵何国斌1998年下岗后自主创业 ,历经磨难,最终在安徽创办“三和诺生物有限公司”,业绩甚佳,他的事迹曾以《永不言败》为题在《常德日报》上予以登载。退役军人金兴斌从供销社单位下岗后,投入养殖、种植业,造林2000多亩,养母猪300多头,鱼池30亩,曾被常德市政府评为造林明星大户,全市发展农村经济十大明星。通过宣传典型,引导退役军人发挥自身聪明才智致富奔小康,为社会做贡献,永葆军人本色,展示军人风彩。
                   
                  

(津市市民政局 李 纯 李忠新)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