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 详细内容

狠抓矫正试点工作 形成津市工作模式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0-06-12 15:57:19 【字体:

          ----对津市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08年该市被省司法厅、常德司法局确定为全省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市以来,领导认识高,力量配备强,工作措施新,基础工作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社区矫正工作得到稳步推进。至今,全市已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2人,解除67人,在册35名,其中管制1人,缓刑14人,假释7人,暂予监外执行2人,剥夺政治权利11人。实现了“三无”即:无脱管、无漏管、无重新犯罪。

     一、主要做法

  1.领导认识高。该市被确定为试点单位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社区矫正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从组织领导、工作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狠抓落实。一是确立了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为主负责,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各分管领导协调的市级领导统一调度模式,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公、检、法、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司法局设立了社区矫正办公室。二是印发了《津市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并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三是落实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市委、市政府首期拨付社区矫正启动经费5万元,并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了市、乡(镇)财政预算,确保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

  2.力量配备强。一是在市司法局成立了社区矫正股,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的日常事务。二是在11个乡镇(街道)121个村、居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站、组,为配齐配强站组工作人员,市委、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安助理员、司法助理员、综治助理员选派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市11个司法所各配备了3名司法助理员,明确其中一名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各派出所管段民警作为社区矫正工作联络员,各村(居)治调主任为社区矫正责任人。三是招募志愿者,在全市选聘了121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干部、老党员及社区矫正对象的近亲属作为社区矫正志愿者,辅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3.基础工作实。一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津市关于加强社区矫正衔接管理监督工作的规定》、《津市市社区矫正工作细则》、《津市市社区矫正工作制度》。转发了《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细则》、《湖南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暂行规定》。二是制定了社区矫正工作流程,提请市委政法委多次与公、检、法等部门进行协商,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任务和考评细则。三是建立了统一的工作台帐。统一制定了各种文书表格和矫正对象正、副档案卷宗,落实“一人二档”,全面记录了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犯罪性质、社会关系以及现实表现。同时还规范了谈话内容、思想汇报、走访情况、公益劳动、集体教育、个别谈话、监护人协议等工作档案,对每名矫正对象建立起了详实的工作资料库。

  二、工作成效

  1.接收解除达到无缝化。接收矫正对象时,做到有登记、不漏接1人,并当场签署社区矫正保证书、宣告书、监护协议书,达到接矫手续完备、接收率100%的标准,同时认真做好宣告和社区矫正对象的首次教育谈话,全面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制定了每个矫正对象的矫正方案。解除矫正时,对每名期满解矫的对象进行解矫宣告,实现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工作的无缝衔接,没有脱管、漏管现象。

  2.日常教育达到经常化。该市通过矫正对象的集中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努力提高矫正效果。针对刑罚种类不同,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实行专题化教育,在开展公益劳动方面,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矫正对象每月不少于12小时公益劳动,街道社区以老年公寓为平台,乡镇村(居)以敬老院为平台开展公益劳动。该市将社会福利院作为公益劳动基地。将洞庭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安置帮教基地,引导矫正对象就业,解决其生活出路。一年多来,共推荐5名矫正对象到基地工作。将津市监狱作为警示教育基地,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警示教育。对表现好的对象,根据奖惩办法予以加分和提出行政奖励。对不严格遵守纪律的对象则予以扣分和警示谈话,责令改正。没有违法违纪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3.帮扶解困达到人性化。该市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扶持矫正对象,解决其实际困难。对身体有疾病的矫正对象,免除每月到司法所报到及参加公益劳动,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矫正对象妥善办理低保手续,目前全市共有5名矫正对象享受了低保待遇。对有就业愿望的,由劳动部门定期通报劳动就业信息,并在统一组织的招聘会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推荐。将矫正对象陈超免费送到常德市技工学校学习,帮助矫正对象刘林开办了摩托车修理店。

  三、几点启示

  1.领导重视是搞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前提。实践证明,只要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就能较好地解决部门配合、协作的问题;只要建立统一领导的社区矫正管理机制,就能抓好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与协调;只要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大胆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就能取得成功。

  2.健全机制是搞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该市社区矫正试点以来,不等不靠,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机制,配套了实施细则,规范了档案台帐管理。社区矫正工作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3.落实经费是搞好社区矫正工作的保障。该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只所以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经费保障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了经费保障,才能更好地落实工作、人员、办公场所、交通工具、通讯设施。才能经常性地开展矫正活动,提高矫正工作质量。

  该市社区矫正工作通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形成了津市模式,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2008年,常德市司法局到该市召开了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经验交流会,2009年《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司法简报》等报刊对该市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详实报道。2010年初,常德市司法行政工作会上,该市司法局局长聂平凡介绍了“三个敢于,狠抓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验,今年3月,省厅领导到常德市进行调研时,听取了该市司法局长的经验介绍,常德市有好几个区县司法局先后来该市司法局参观学习。

                    (津市市司法局    卢祖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