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动态 >> 政法动态 >> 区县动态 >> 详细内容

桃源交警依托六个载体推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10-07-26 17:23:18 【字体:

  为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筑牢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思想防线,桃源交警大队根据“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要求,依托“六个载体”,搭建“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平台,全力推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一、依托私家车行车安全为载体,搭建安全出行平台。大队针对近期私家车出行多特点,在G319线桃花源景点、桃源县城汽车总站、丰彩超市等人流聚集区,通过摆放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扎实开展对私家车加强员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危害性的交通安全温馨提示教育活动,重点教育私家车驾驶人如何在高温天气或突发状况下安全行车、紧急避险等安全常识,确保安全。同时,大队加大对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加大对私家车辆交通违法的查处力度,在查纠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强化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安全教育,达到交通执法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有效结合。

  二、依托“交警窗口”为载体,搭建阵地宣传平台。大队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开展实施,坚持以违法处理服务大厅、车管服务大厅为固定宣传阵地,加强对司乘人员的文明交通安全宣传,积极开展逐人、逐车的跟踪宣传教育,真正使“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交通宣传教育实现全程化、流动化。在违法处理服务大厅、车管服务大厅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和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内容以及各种重特大、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设置宣传栏和宣传挂图,为群众提供多种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切实拓宽交通安全宣传途径,提高交通参与人安全意识、文明意识。

  三、依托客运、出租车行业为载体,搭建企业安全行车平台。大队利用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这一有效载体,主动走访了辖区客运及出租车公司,与各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民警深入到辖区欣运公司、汽车总站和出租车公司等重点运输企业单位,扎实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交通安全宣传,以交通安全讲座和事故案例展出等形式与广大司乘人员进行交流,让其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倡导文明出行。同时,对重点企业重点交通违法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教育,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整改,确保运输企业安全行车、文明出行。

  四、依托校园及周边整治为载体,搭建学生出行安全平台。一是以“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深入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对广大中小学生和教师进行道路安全知识教育,用摆放宣传展板、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片、制作发放宣传资料、上交通安全教育课等形式教育广大中小学生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则,摒弃不文明交通行为。民警还通过现场为学生和教师解答的形式解决大家的疑难问题,并联合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日常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情况进行适时跟踪检查,发现违反交通规则较多者及时通知家长教育改正,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出行的新风尚。二是对校园及周边路面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和各类黑车、农用车接送中小学生等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出行。

  五、依托联合整治为载体,搭建齐抓共管平台。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涉及县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安监局等多个单位,大队在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的积极协调下,加强与辖区安监、宣传、教育、交通等部门协调联动,群策群力,共同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教育力度,建立纵横成网、整体联动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有效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

  六、依托摩托车整治为载体,搭建农村交通安全平台。农村摩托车交通事故一直居高不下,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最大的隐形杀手,大队以开展摩托车整治为契机,深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宣传工作,掀起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宣传热潮。通过严格整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无强制保险摩托车以及酒后驾驶、违法装载、超员、不戴安全头盔、安装雨具等摩托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对摩托车搭载3人以上的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提高摩托车安全出行意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桃源交警大队 罗志勇 徐探)

分享到:
【打印正文】